前往BianBan.Net首页

BianBan.Net完美定义智能分班软件标杆

关于编班的搜索

初中不同生源学生两种编班方式的语文阅读教学比较研究 - 上海市蔡路中学 ----- banner ------ ----- 开始菜单 ------ 首页办学成果学校概况支部阵地教工之家德育天地课程管理信息技术教育科研校报校刊团队之家学生天地民防之窗 ----- 全文搜索 ------ 全站搜索 教师论坛 科研理论 科研动态 教师论坛 课题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科研>>教师论坛>> 初中不同生源学生两种编班方式的语文阅读教学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08-08-28 点击: 初中不同生源学生两种编班方式的语文阅读教学比较研究 上海市蔡路中学 何月清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依据 1.符合因材施教的理论 因材施教的理论认为:学习者在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中,是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不断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过程。而不同的学习个体原有知识经验存在差异,对新知识的获得也存在差异,因此,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也存在差异。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群体或个体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为学生提供在学习过程中的多元选择,使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2.符合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新一轮课改的核心思想是以学生为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提出:“人永远不会变成一个成人,他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人和其他生物的不同点就是由于他的未完成性”。“教育正在日益成为向着包括整个社会和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要求教育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学生的终身的可持续的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 3.符合学校生源实际 蔡路中学是浦东新区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最典型的一所初级中学。2005年,我校初一年级招收的187名新生中,90人为外地学生,比例将近50%。学校对外地学生实行两种班级管理方式:按照家长和学生的意愿自主选择,将其中43人单独编为一个外地学生相对集中的班级,并为这个班级配备了一流的师资;另外47名外地学生则与本市户籍学生混合编班。不同生源学生在语文知识基础、语文学习的兴趣、能力、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异同点。因此,开展初中不同生源学生的两种编班方式中语文阅读教学在相关方面的比较研究,既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不同生源学生两种编班方式,是指学校把沪籍户口的本地学生和外地学生(外地在沪工作者的子女的简称)混合编班(以下简称混合编班)和外地学生单独编班(以下简称单独编班)的编班方式。 初中不同生源学生两种编班方式的语文阅读教学比较研究,是把混合编班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和单独编班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不同的编班方式中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作业布置、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分析不同编班方式下语文阅读教学的异同,探求通过夯实基础,既缩小不同编班方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的差异,又促进不同编班方式学生语文阅读水平的共同提高,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研究概况 (一)研究目标 通过对初中不同生源学生两种编班方式的语文阅读教学比较研究,积累资料,总结经验,阐明两种编班方式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作业布置、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异同,总结初中不同生源学生两种编班方式的语文阅读教学的经验,揭示两种编班方式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相应规律。 通过初中不同生源学生两种编班方式的语文阅读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作业布置、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分析掌握不同的学情,以便为学生创设最佳的构建知识的平台,使不同生源两种编班方式下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都得到更好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 主要用于对蔡路中学预备(3)、(4)班学生语文知识基础、语文学习的兴趣、能力、方法、情感态度的现状进行调查,了解不同生源学生学习的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对实施研究后的效果进行调查。 2.行动研究法 根据行动研究的实施步骤,先制定了行动研究内容的计划。即根据课题研究方案,对属于实施阶段行动研究的内容制定实践方案,细化操作设计;对蔡路中学预备(3)(4)班学生语文知识基础、语文学习的兴趣、能力、方法、情感态度的现状进行调查,了解不同生源学生学习的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实施对初中不同生源学生两种编班方式的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作业布置、教学评价方面的第一轮的比较行动研究。 对第一步行动研究结果进行观察反思,根据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比如对学生在第一阶段的研究过程中的变化关注不够;在研究中过于关注两种编班方式学生的差异,而对于他们的共性研究不够等问题,据此调整比较研究的重点。 根据调整后的计划继续对初中不同生源学生两种编班方式的语文阅读教学方面比较研究的内容进行第二轮行动研究,直至基本实现研究目标。 (三)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05年9月) 查找课题研究相关的情报资料;拟定不同生源学生两种编班方式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比较研究的方案。 2.实施阶段(2005年10月~2006年5月) (1)开展现状调查:对蔡路中学预备(3)、(4)班学生语文知识基础、语文学习的兴趣与能力、方法、情感态度的现状进行调查,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实施第一轮行动研究:对初中不同生源学生两种编班方式的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作业布置、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实施内容进行比较行动研究。 (3)实施第二轮行动研究:在对第一轮行动研究结果进行观察反思的基础上,根据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调整比较研究的重点,根据调整后的计划继续对初中不同生源学生两种编班方式的语文阅读教学方面比较研究的内容进行行动研究。 3.总结阶段(2006年6月~8月) 收集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撰写研究报告。 三、研究实施 (一)比较对象的语文学习现状调查 为了了解两种不同编班方式下学生语文知识基础、语文学习的能力、兴趣、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现状,我于2005年10月对两个班学生进行了上述内容的前测调查,数据见下(表1)。 表1 预备(3)和(4)班学生语文学习现状调查情况 (单位:百分比) 程度 班级 项目 好 较好 一般 差 混合编班 单独编班 混合编班 单独编班 混合编班 单独编班 混合编班 单独编班 语文知识 基础 35 9 21 20 20 25 24 46 语文学习 能力 37 19 31 23 14 26 18 32 语文学习 兴趣 41 28 35 30 14 28 10 14 语文学习 情感态度 39 21 33 25 20 26 8 28 说明:混合编班的N=49,单独编班的N=43;对语文学习兴趣、语文学习情感态度是运用问卷法调查,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学习能力是通过测试法调查。 调查结果分析: 1.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在语文知识基础、语文学习能力、语文学习兴趣、语文学习情感态度这四项指标中,混合编班和单独编班的学生每一项达到“较好”、“一般”的比例之和基本接近。这为两种编班方式下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同”的基础。 2.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在语文知识基础、语文学习能力、语文学习兴趣、语文学习情感态度这四项指标中,混合编班达到“好”的学生比例比单独编班学生的比例分别高出26、18、13、18个百分点;而在这四项指标中,混合编班“差”的学生比例比单独编班的学生分别低22、14、4、20个百分点,表明:(1)四项指标中差距最大的是语文基础知识方面;(2)两种编班方式中语文学习“好”和“差”的学生比例反差最大。这为两种编边班方式下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异”的依据。 3.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1)单独编班学生与混合编班学生在语文学习兴趣的“好”和语文学习兴趣的“差”两个“程度”项中,差异最小(13?、4?)。从表面上看,单独编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也较强,但我们把单独编班学生与混合编班学生的语文学习情感态度相比较,发现“好”、“差”的比例差异程度依然达到18?、20?。(2)单独编班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好”的达到28?,但语文学习情感态度达到“好”的只有21?;单独编班的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差”的只有14?,但语文学习情感态度“差”的却有28?。对(1)(2)比较发现,单独编班的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较好,但语文学习的情感态度却不能与之相同步。再调查发现,单独编班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一是建立在对语文阅读材料的感观印象上;二是由于他们的数学、英语学习基础更差,更缺乏学习兴趣,在问卷调查中,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还建立在语、数、英三门学科比较的基础上的。当语文学习从初始兴趣上升到需要情感态度的自觉、持久的支持时,便出现了语文学习情感态度的下降,不能与学习兴趣同步。这样,在教学中从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教学的情感态度入手,保持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比较的内容研究 1.教学内容的比较 教学内容,是根据教学目标而确定的进行教与学的知识。在两种不同编班方式下,学生语文学习现状的差异,决定了教学过程中不同编班方式的学生要“同教材”、“同进度”,但“异要求”。那么教师就应对教学文本进行合理的加工处理,对教学内容要求作适当的调整和组织。 表2 教学内容的比较 教学内容 相同点 不同点 单独编班 混合编班 文本选择 完成预备年级教材规定的学年度52篇必读课文的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对教材进行舍去、补充、简化三个方面的调整。 对教材进行补充、调整。 教学内容要求 根据《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六至九年级“课文阅读”内容与要求,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 根据每一课、每一单元教学内容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减低;而对基础知识的内容要求进行提升训练,在频率、时间、过程上予以加强。 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更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形成学生的能力。 以下根据表1所列“不同点”的有关内容,对单独编班和混合编班如何实施作点说明。 (1)对单独编班学生的教学内容处理 根据调查的事实,由于学情的不同,我对单独编班学生的教学重在基础知识的夯实,学习能力的培养。由于教材提出的教学内容的要求,是针对全体学生的学情与知识基础以及身心发展的规律与要求的,而对于单独编班的学生来说,有的内容显得难读过深。因此,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一定的舍去、简化、补充。 ①舍去。把一些与单独编班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不相适应的内容舍去。如学生对儒勒•米什莱《云雀》的文章句式阅读、课文内容理解和主题的把握都存在困难,所以予以舍去。 ②补充。一是补充与单独编班学生学习兴趣、知识基础相适应的内容,如舍《云雀》而补充著名科学家董纯才的《我们的两个好朋友》。二是补充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基础知识,如学习《“诺曼底号”遇难记》,补充描写手法及其作用这一知识,并把它作为这一课知识训练的重点。 ③简化。一是简化内容。对一些繁杂、偏难的教学内容,通过概括、提炼、重组,使内容能让单独编班的学生更容易接受。如《熟读精思》第一节后半部分“精思”的内容,对于单独编班的学生来说显得有些诘屈聱牙、深奥难解,我把它简化为“勿遽取舍”、“随其意之所之”、“复以众说互相诘难”三层,使学生对“精思”的理解更加简洁、精当。二是简化要求。如学习《北京的胡同》,对于单独编班学生的学习能力来说,只要求他们理解北京胡同生活的特点以及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而不要求他们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对文化的内涵、特征、意义的理解,尤其是要在文本中去挖掘是有相当难度的。 (2)对混合编班学生教学内容的处理 与单独编班教学相同,混合编班教学内容也有补充。但不同的是:它根据混合编班学生在语文知识基础、语文学习能力、语文学习兴趣、语文学习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实际程度,由学生自己每周补充一篇美文,并写出推荐理由。作为教材提高层次的补充,一学期编成一本《课外阅读推荐文选》。 通过完成共同的教学内容,达到了国家法定的学习要求和目标;而对教学内容的不同处理与整合,突出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的知识基础与能力基础,是在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发展。 2. 教学目标的比较 教学目标,是教师所预期的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发生明显变化的结果,是教与学双方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奋力达到的指向。两种不同编班方式下,由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语文知识基础、语文学习的能力、语文学习的情感态度有相同有差异,教学内容也有异同,因此,教学目标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围绕完成国家法定的教学内容实行分层定标。针对不同生源的两种编班方式学生语文学习状态的异同,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分层次的教学目标。 表3 阅读教学总体目标异同比较 目标项 相同点 不同点 单独编班 混合编班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课堂阅读教学,使两种编班方式的学生都能正确识别、确认、解释所阅读文本的相关基础知识,包括字词的音、义;对相关内容能默写、背诵;能正确理解现代文化作品的内容;能用分析、归纳、比较、质疑等方法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自觉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能具有初步的审美鉴别能力和评价能力;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顺读通浅易的文言诗文。 重在要求学生达成语文阅读教学的识记能力,能基本理解课文,并有初步的评价阅读。 学生对阅读课文的相关知识和材料在识别、确认的基础上能够再现知识,能进行选择、概括、描述,给出说明。通过语言的品味,培养初步的感悟能力、欣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教师的指导,使学生都能掌握多种阅读方法,学会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把握阅读材料的意义和中心思想;对知识进行转换、解释,能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一定的知识情境中。 以朗读为主要的学习方法,通过朗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以教师的引导、讲解为主。 综合所学知识与技能,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迁移、创造、总结;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引导、点拨为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都能主动参与课文阅读,做出反应,体会文章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清晰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学习文中人物良好的品质,积极的生活态度,领会文中人物的内心情感、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生命的思考与礼赞,理解生命的多元价值;培养学生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 通过在阅读过程中反复比较、体验,能接受正确的价值判断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通过比较,在阅读中,遇到多种价值观念出现的复杂情境时,能够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独特的品性。 在表3中,由于两种不同编班方式的学生语文知识基础、语文学习能力、语文学习兴趣、语文学习情感态度的差异,在阅读教学文本选择相同的情况下,对文本的处理、教学内容的要求都有异同。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也有异同。以下以《北京的胡同》一文教学加以说明。 表4 《北京的胡同》阅读教学目标异同比较 目标项 相同点 不同点 单独编班 混合编班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整体感知,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划出文中表述北京胡同特征的语句,并概括北京胡同特点;品味文章平实优美的语言。 (1)通过认读,掌握生字词,并能准确使用其中一些常用词语来造句。 (2)通过讨论,理解文章中描写家乡小巷的作用。 通过讨论,理解文章以实补虚、相互映衬的写法;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感知”、“品味”、“诵读”、 “讨论”等学习行为,使学生进一步把握整体感知的方法,学会归纳总结。 通过“反复”诵读,实现“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文章语言”的目标。 通过讨论,完成“理解文章中描写家乡小巷的作用”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老师的讲解、引导,学生自己的反复品味,理解文本主旨。 通过自主阅读探究课文、合作讨论问题、教师点拨分析解决问题,实现对文本的阅读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 标 通过阅读,体味作者对北京胡同留恋、喜爱的情感。 通过自己的反复品味,老师的讲解引导,体味文中情感。 通过自主体味、比较,自己理解出作者对北京胡同的留恋、喜爱情感。 比较混合编班和单独编班的教学目标的异同点,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中,单独编班由于知识基础的薄弱,因此要加强“认读生字词,能准确使用其中一些常用词语来造句”的训练。单独编班由于能力基础的差异,“通过讨论,理解文章以实补虚、相互映衬的写法”的目标降低为“通过讨论,理解文章中描写家乡小巷的作用”,目标指向更加具体,通过学生对文章的具体描写来理解写作方法,不要求概念的掌握和方法的概括。对单独编班学生的学习能力来说,只要求他们理解北京胡同生活的特点以及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而不要求他们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这是与教学内容的要求是一致的。 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单独编班由于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和阅读兴趣的差异,为实现“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文章语言”的目标,过程和方法上都强调“反复”诵读。“理解文章中描写家乡小巷的作用”虽然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上已作了调整,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上仍要“通过讨论”,既是与学生的基础相适应,也是让学生体会合作学习的方法,形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单独编班的学生由于学习的情感态度的差异,对于文本感情的理解,在过程上需要反复品味,方法上需要老师的引导和点拨。 另外,在这一课的总体目标中,一是教学目标的落实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通过学生参与“造句”、“诵读”、“品味”、“划出”、“理解”、“体味”、“感悟”等学习行为来实现教学目标,这是相同点,是“同”;二是目标本身的层次性,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划出目标层次:“诵读”为表层,“划出文中表述北京胡同特征的语句,能概括其特点”是第二层目标,“感悟北京胡同生活揭示的文化内涵”是第三层目标,是深层目标。这是不同点,是“异”。 通过教学目标分层,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以便和两种不同编班方式学生的知识结构相适应,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使各层次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跳起来摘到果子”。因此,教学目标分层,对各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起到定位、导向和激励作用,并为学生的逐层递进设立了台阶。 3.教学方法的比较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办法与手段等的总称。 (1)预习法的比较 预习法,是要求学生事先按一定的规定自学将要讲授的相关课文内容的方法。 ①预习法运用的相同点。以表1分析第1点为依据,预习法运用的相同点:一是基础知识的预习相同。基础知识是指课文的阅读中要正确把握的字的读音、字词的含义及文本中涉及的语文知识。给不认识的字注音,读准音,把不懂的生词划出来,查字典,给自然段标号。二是教师都布置明确到位的预习题,都要求学生通过预习基本把握课文内容。三是预习时都要求学生动笔,在有感受的文本处要做上记号,写下自己的认识,做好圈点。 ②预习法运用的不同点。一是依据表1第2点分析,单独编班学生的基础知识预习主要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标注出要掌握音义的字词,在课堂上大家共同查字典,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正确查字典、正确选择义项,并在课后进行训练和效果检查。混合编班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都在预习阶段以自学、同桌学习、小组学习的方式完成:先由每一个学生提出课文中自己有疑难的字词,再同桌交流、查字典,最后小组筛选出本组同学共同认为未掌握音义的字词,作为小组作业进行训练,学习效果的检查以小组互查的方式完成。二是依据表1第3点分析,在单独编班学生中要特别强调预习时动笔、圈点,并实施小组检查。 通过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认真仔细地检查学生预习的效果,这样在学生中逐渐养成了预习习惯,形成了较强的预习能力。 (2)讲解法比较: 讲解法,是教师向学生说明、解释文本阅读知识,激发学生文本阅读情感的一种教学方法。 ①讲解法应用的相同点。一是内容相同。用于导语、指示语、结束语、介绍作家作品和时代背景;叙述教材基本事实,分析课文,提示重点,阐明事物和事理。二是讲解的重点相同。讲解从整体上理解课文的问题;与重点难点有关的问题;运用旧知识分析解决新问题的问题;容易混淆的问题;学生容易忽视而有与理解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学生的知识或能力尚不能解决的问题。 ②讲解法应用的不同点。一是讲解的时机不同。对于单独编班的学生,由于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的限制,他们的学习情感兴趣的支持力不强,当他们遇到阅读的难点时,我就通过讲解,引导思路,对于33?、46?的基础差的学生,要分解问题,由低到高地循序渐进。对于混合编班的学生,过早过多的讲解,反而会使65?以上的较好的学生享受不到思考的快乐,失去自我探究的动力。因此,只有在他们合作探究遇到不可解决或疑难不决的时候,才安排适当的讲解,使他们豁然开朗,激发他们的最近发展区的兴奋点。二是讲解的程度不同。对于单独编班尤其是33?、46?的基础差的学生,讲解的程度起点低,对同一个难点问题以不同方式反复讲,引领学生逐步提升对问题的理解,使学生对阅读中共性问题的理解达到与混合编班基本一致的目标。对于混合编班的学生,减少讲解的时间,在问题理解的深度成为学生不可逾越的障碍时,才进行适当的点拨。三是讲解的作用不同。对于单独编班的学生来说,讲解的作用是引发思考,提升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力;对于混合编班的学生,讲解的作用是点拨思维,提升思考问题的深度。 对两种编班方式的学生采用有同有异的讲解,引导思维,激发探究,是使两种编班方式的学生对阅读教学中共性问题的理解和认识达到了基本一致的高度,对阅读中差异性问题的理解逐步缩小了差距。这样,两种编班方式的学生在阅读教学中都得到了共同提高。 (3)质疑法比较 质疑法,是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就文本阅读中的相关内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①质疑的方法比较。质疑的方法相同点:一是质疑的主体相同,都是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提出问题;二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过程相同,对两种编班方式的学生都先使用师生之间设问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再逐渐培养学生自我设问、学生之间提问等“提出问题”的能力。三是学生掌握的质疑基本方法相同,都应掌握运用课题质疑法、因果质疑法、联想质疑法、细节质疑法等方法,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文本进行质疑。质疑的方法不同点一是质疑的时机不同,单独编班的学生一般都在预习、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提出问题,混合编班学生还能在课后练习、课后反思、比较阅读中进行质疑。二是最终形成的目标不同,单独编班学生由于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差异,指导、训练他们在语文阅读中逐渐使用不同的质疑方法,重在养成思考质疑的习惯。混合编班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较强,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基本的质疑方法后,根据学习实际,还指导他们较好地运用比较质疑法、批判质疑法等质疑方法,引导学生提高质疑问题的深度、更好地分析和表达问题的,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②质疑问题的类型比较。质疑问题的类型的相同点:一是通过质疑,使全体同学都能提出问题,有问无类;二是使两种编班方式的少部分学生都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质疑问题的类型的不同点:单独编班学生,主要引导他们学会提出以下类型的问题:一是认知记忆性问题。二是理解性问题,是根据已知进行推理,求得未知。如:从整体上理解课文的问题;与与理解课文重点难点有关的问题;辨析性的问题:巩固性的问题。三是迁移应用性问题,是以已知知识为基础,与理解分析相关联,对课文跳跃部分进行填补,对课文内容进行合乎逻辑的发展。混合编班学生,还要引导他们提出两类问题:一是提出探究性问题,辨别差异,归纳共性,进行同主题课文的比较性阅读;二是鉴赏评价性问题,指导学生从思想内容、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鉴赏评价。 通过质疑,提高了两种编班方式全体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生提高了质疑质量,促进了大部分学生对文本的积极的信息加工活动,培养了学生一定的创新意识。单独编班学生,由于提出认知性的问题、理解性的问题和迁移性的问题的能力普遍得到提高,因此,显著提高了对课文理解的速度与质量;而混合编班学生,由于注意了提出探究性问题、鉴赏评价性问题的训练,他们的良好的思维品质得到了发展。 4.作业布置的比较 作业,是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在课外的时间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1)作业布置的相同点 主要有四:一是两种编班方式的学生都有基础型作业二是总量都控制在30分钟左右;三是形式都有书面表达、口头表达的作业;四是作业设计与布置的主体都是教师。 (2)作业布置的不同点 一是难易度。单独编班学生:主要设计、布置反映阅读课文基本要求的基础型习题;反映阅读课文一般要求的典型习题。混合编班学生:除了布置基础题和典型习题,还要设计反映阅读课文较高要求的灵活型习题,对阅读课文内容的横向拓展的拓展题。 另外,单独编班学生基础型习题和典型习题的量以中等生30分钟完成时间为宜。混合编班学生基础型习题和典型习题的量以10分钟完成时间为宜,拓展题的容量以一道题、20分钟为宜。二是作业的形式。单独编班学生以书面作业为主,兼有口头表达形式。混合编班学生作业有书面形式、口头表达形式外,还有小组表演形式、活动展示、课件制作等。三是作业设计布置。单独编班学生作业设计与布置以教师布置为主。混合编班作业设计与布置学生参与较多,有合作学习小组设计与布置、作业研究小组设计与布置、课代表设计与布置等。 通过具有共性的作业,既巩固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具有差异的作业,使单独编班的学生,不至于感到太难,能够有兴趣、有信心完成作业;而混合编班的学生避免了做低水平重复的作业,使作业更好地促进了他们的思维发展。因而,分层作业促进了不同编班方式学生阅读教学目标的实现。 5.教学评价的比较 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理论、教学目的和教学原则,利用相关的评价方法及技术对教学过程及预期的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这里的教学评价是指对两种编班方式的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学习成果进行以肯定为主的、多元的评价。 (1)指导思想相同 两种编班方式的学生语文阅读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既要以课改精神、学科教学目标为依据,又要考虑到学生的起点;通过教学评价,检验语文阅读教学效果,获取学生学习反馈信息,调整教师的教学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达成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益。 (2)评价原则相同 两种编班方式的学生语文阅读教学评价都适用以下原则:①多元性原则:一是评价的角度多元。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角度对学生的语文阅读情况进行评价。二是评价的内容多元。评价内容为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读、写、听、说能力;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动机等。三是评价的主体多元。四是评价的方法多元。②激励性原则:对两种编班方式学生的评价尤其是日常性评价,分别以两种编班方式学生的不同起点为参照,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③及时性原则:对学生的激励评价,在课内外都注意及时有效地进行。这样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大,影响深刻。④发展性原则: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习惯、方法、情感,凡有进步,或有创意,都给以肯定性的评价。评价重在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通过评价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3)评价的主体异同 ①相同点:两种编班方式的学生语文阅读教学评价的主体都有学生自己、同桌、小组同学、教师等。②不同点:评价主体的侧重者不同。对单独编班学生的评价以教师评价为主导,兼有同桌和小组评价;对混合编班学生的评价侧重于同桌、小组同学和自己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处于次要位置。 (4)评价方法的异同 ①积分制评价的比较。积分制评价的相同点:一是对两种编班方式的学生的评价都采用积分制方式,两个班实行等分;二是平时阅读教学的日常性评价也实行积分制。积分制评价的不同点:一是单独编班学生与混合编班学生实行评价的等分不同值,标准不同,给分机会不同。对于基础性的知识单独编班学生的评价分值扩大,混合编班学生的创造性的阅读与分析的评价分值也扩大。二是单独编班学生侧重于小组积分,强调合作学习;混合编班学生的个人能力较强,积分侧重于个人积分。 ②口头评价(含肢体语言评价)的比较。口头评价(含肢体语言评价)的相同点是对单独编班学生与混合编班学生都有口头评价。口头评价(含肢体评价)的不同点:一是更多地应用于单独编班,强调及时性与激励性。二是单独编班学生与混合编班学生运用的时机不同。对单独编班学生不断使用精神奖励,及时性的口头表扬、肢体语言的赞许等,不断刺激学生的学习情感。对混合编班学生口头评价多用于对问题的探讨与发现,强调对学生阅读的发展性的鼓励。 ③展示性评价的比较。展示性评价运用的相同点:一是展示的内容都是两种编班方式的学生语文阅读的学习成果,都有朗读展示、书面作业展示、阅读笔记展示、查找资料展示等;二是展示的基本形式相同,有课堂书面展示、投影展示、墙报展示等。不同点:一是混合编班的学生展示的内容更丰富,混合编班的学生还有自做课件展示、朗读录音展示等。二是混合编班的学生展示的形式更多样,还有小组合作性文言文阅读展示、语文阅读活动课录像展示、阅读作业网上展示、课本剧表演展示等。三是展示的频率不同。单独编班学生的展示频率更高,主要是使展示性评价更具有及时性、激励性,以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情感。混合班学生展示性评价更多地是注重典型性,使评价具有引领和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作用。 ④奖励方式的比较。奖励方式的相同点:是对单独编班学生与混合编班学生都有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不同点:是单独编班学生与混合编班学生奖励时间不同步。对单独编班学生的奖励强调及时性,随时运用口头语言、肢体语言予以表扬、评价,一个月进行一次物质奖励;对混合编班学生奖励一般一个时间段进行一次,强调总结性、阶段性,让学生看到自己一个时期的进步,一个学期进行一次物质奖励。 对两种编班方式的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学习成果进行及时、激励为主、多元的评价,激发了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语文阅读的积极、健康、持久的学习情感。 四、结果与分析 通过近一年比较研究,于2006年6月对两种不同编班方式下学生语文知识基础、语文学习的能力、兴趣、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后测调查,数据见下(表5)。 表5 预备(3)和(4)班学生语文学习情况调查 (单位:百分比) 程度 班级 项目 好 较好 一般 差 混合编班 单独编班 混合编班 单独编班 混合编班 单独编班 混合编班 单独编班 语文知识 基础 41 19 27 30 22 28 10 23 语文学习 能力 41 23 33 30 14 24 12 23 语文学习 兴趣 53 44 31 28 14 21 2 7 语文学习 情感态度 45 32 31 21 18 26 6 21 说明:混合编班的N=49,单独编班的N=43,调查方法同前测。 调查结果分析: 1.学生语文知识基础都有了明显提高。从调查结果看,尤其是程度较“差”的学生提高的幅度大。这是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及其要求作了适合不同学生学习水平的调整;在课堂学习的预习、讲解和作业布置上都围绕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进行了反复训练。 2.学生语文学习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从调查结果看,两个班程度“一般”和“较好”的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高幅度最大。这是由于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与这两种程度的学生“能力发展区”最为接近;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养成了预习的习惯;教师的讲解引领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学生对问题的质疑能力逐步形成并得到提高。 3.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普遍提高。从调查结果看,从程度低向高的层次提升的幅度逐渐增大。这是由于在教学中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分解教学目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元性、激励性、及时性、发展性的教学评价,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尤其是两种编班方式中学习兴趣程度较低的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不断得到加强。 4.学生语文学习情感态度有了改变。从调查结果看,单独编班的学生中程度越好的学生,情感态度改变的幅度越高。 五、结论与思考 (一)结论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每一所初中学校都存在不同生源这一客观实际,不同生源学生在语文知识基础、语文学习的兴趣、能力、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存在异同点,这是制约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全面提高的重要客观因素。通过对初中不同生源学生两种编班方式语文阅读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作业布置、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比较研究与实践,分析掌握不同的学情,获得两种编班方式语文阅读教学的经验,这是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不同生源的学生实行两种编班方式进行教学,有利于使不同层次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获得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思考 1.在两种编班方式语文阅读教学中,促进语文学习情感态度的改变需要一个更长的过程。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的三维目标中更加予以注重,在阅读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中加强渗透,在教学评价中予以重点激励、培养、巩固,使之成为稳定的学习心理定势。 2.在对两种编班方式的语文阅读教学比较研究的实践中,我们对如何有效提高单独编班学生和混合编班学生中的程度“差”的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研究较充分,对如何进一步提高两种编班方式中程度“好”和“较好”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研究不足。这需要在今后进一步加强研究。 (指导老师: 曹 明)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编:《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上海市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第2版。 2.唐水明著:《语文教学创新与求真》,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3.韩雪屏著:《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4.万伟、秦德林、吴永军主编:《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 5.张孔义等编著:《新课程中学语文实用教学85法》,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6.程翔著:《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语文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 7.魏书生著:《语文教学》,沈阳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 版权信息 ------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东川公路7851号 邮编:201201 | 总机:68900009 | 邮箱:cailuzhongxue@pudong-edu.sh.cn 版权所有 © 上海市蔡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