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BianBan.Net首页

BianBan.Net完美定义智能分班软件标杆

关于编班的搜索

“星星”独编班 爸妈来陪读-青岛报纸电子版 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概览 第11版 科教 ·“星星”独编班 爸妈来陪读·通 告·通 告·普通自闭症儿童每月救助1500元·我国自闭症患儿160万·脐带血救治2岁再障女童 2013年04月03日 返回首版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退 出 第01版 : 首页第02版 : 民生第03版 : 焦点第04版 : 城事第05版 : 城事第06版 : 城事第07版 : 现场第08版 : 广告第09版 : 城事第10版 : 城事第11版 : 科教第12版 : 城事第13版 : 广告第14版 : 社会第15版 : 社会第16版 : 幸福时光拍第17版 : H7N9禽第19版 : 广告第22版 : 广告第24版 : 关注第25版 : 第1楼市第26版 : 焦点第27版 : 家居第28版 : 主打第29版 : 活动第30版 : 游记第31版 : 人才市场第32版 : 关注第33版 : 关注第34版 : 健康第35版 : 生活第36版 : 主场第37版 : 主场第38版 : 体彩第39版 : 综艺第40版 : 文娱 ·“星星”独编班 爸妈来陪读·通 告·通 告·普通自闭症儿童每月救助1500元·我国自闭症患儿160万·脐带血救治2岁再障女童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11 科教 2013.04.03 星期三 “星星”独编班 爸妈来陪读 6个自闭症孩子和家长组成“迷你”班级“世界自闭症日”记者感受特教校园生活 在李沧区四流中路第二学校的校园,6个自闭症学生和他们的家长,组成了岛城公办学校中最“迷你”的班级。这里面最小的孩子10岁,最大的15岁,走平衡木、踩跳跳球、做体操、做沙盘训练,这些听上去相当简单的内容,占据了他们学校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昨日是第6个世界自闭症日,记者走访了两所特教学校,感受自闭症孩子不一样的校园生活。 □记者 王晓雨 单独编班,家长来陪读 昨日上午,在青岛四流中路第二学校的感觉统合训练室里,记者见到了这个岛城最小班的部分课程。一根1.5米长、0.3米高的一条平衡木,5个学生从这头走到那头,需要近10分钟的时间,而这样看似单调的项目,5个孩子练习了近半小时。 “双臂张开,眼睛看前方,脚跟对脚尖……”平衡木的一侧,特教老师张旭全程跟着,时不时扶一下失去平衡的孩子,嘴里还不忘提醒动作要领,而等在平衡木一头的其他学生,则左顾右盼着,有的孩子每隔几分钟就会跑出队伍,在训练室里乱跑。每当有学生脱离队伍,在教室里陪读的家长,就会迅速地上前,把跟自己差不多高的孩子领回队伍。这样枯燥重复的动作,张旭要带着孩子们做很多次。 “原来自闭症学生和智力障碍学生是混合编班的,后来发现同样的教学方式,对自闭症孩子却并不适用,两年前开始,我们尝试着给自闭症学生单独编班。 ”校长孙健告诉记者,自闭症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差,需要老师随时随地地关注,和普通的智力障碍孩子一起上课,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从2011年10月份开始,他们在岛城首次实验将6个自闭症孩子单独编班,同时把他们的父母请进教室陪读。 学系鞋带,他用了四年 “你知道就系鞋带这个简单的动作,我教了多长时间吗? 4年! ”室内课结束后,几个孩子转移到室外继续上感统课,指着坐在垫子上费劲系着鞋带的波波(化名),他的父亲告诉记者,这样简单的一组动作,他花费4年的时间才教会孩子。尽管跟记者说着话,但波波父亲的眼睛却一刻也不离开儿子,记者注意到,这个15岁的男孩长得相当帅气,在自由活动时间里,一直活跃地跑跑跳跳,偶尔还会转过头偷瞄自己的父亲,时不时露出他们那个年纪独有的狡黠的笑容。 “为了孩子,波波的爸爸专门申请长年上夜班,上午全程过来做陪读,下午带孩子做康复,傍晚才能补会儿觉。对自闭症孩子,家长们都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校长孙健告诉记者,自从自闭症孩子单独编班后,有了专门的特教老师、助教和家长全程跟随,其中3个孩子在肢体、语言、情感控制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 烹饪唱歌,他们有一手 “我们现在可以陪着孩子,将来我们离开了,这些孩子该怎么办? ”在采访中,记者不止一次听到家长这样的感叹。 在青岛九水路学校,老师们搭建了一个“仿真世界”,帮助自闭症孩子们在9年义务阶段学会基本的生存技能。“我们有模拟超市、模拟银行、模拟医院,每周四下午,孩子们会在里面练习,定期还会组织学生们去真实的超市实践。 ”市北区培智学校的校长侯昱倩告诉记者,他们学校65个学生里,有20个是自闭症,为了让孩子们学会生存,他们开设了烹饪、音乐、绘画、手工等一系列实践课。 “我们八年级的于涵(化名),在烹饪方面就有专长,像是炒蛋炒饭、包馄饨都特别拿手,低年级的研研(化名)则擅长唱歌,多大的舞台只要一开口都不会怯场,还有个孩子是心算天才。 ”教导主任徐良玉说,在九水路学校的自闭症学生里,不少在某一方面表现出了较强能力,而学校也特别专门给每个孩子“定制”了课程,“就像是打开一个缺口,在最擅长的领域尽心鼓励,孩子其它方面也会慢慢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