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BianBan.Net首页

BianBan.Net完美定义智能分班软件标杆

关于编班的搜索

混合编班不是一混了之- Micro Reading 首页 时政 国际 国内 财经 文娱 生活 图片 视频 专栏 双语 爱出国 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混合编班不是一混了之 2015-06-17 09:06:00    原标题:混合编班不是一混了之   ■汤勇   日前,有媒体报道,安徽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指出“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要以公办学校为主,与城镇户籍学生混合编班,统一管理,实现‘三个一样’(一样就读、一样升学、一样免费)”。这意味着农民工随迁子女能更好地享受零障碍入学,享受与城市孩子一样的待遇。   应该说,“一样就读、一样升学、一样免费”政策是顺民心、合民意的,体现了教育成就每个孩子的应有之义。但好的政策更需要细节的完善与落实,“混合编班”很容易,但混合之后不是天然就能实现城市孩子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共同发展。真正实现“统一管理”,形成共融互促的局面,既是难点也是关键。   多年来,城乡二元体制所带来的城乡教育资源差异,使农村孩子相对于城市孩子在性格气质、心理特征、行为习惯、生活态度、学业水平等方面有着明显不同。如果仅仅是与城镇户籍学生混合编班而缺乏细节管理,只是停留于形而上的层面,没有实现真正的融合,可能给城市与农村孩子带来很大程度的不适应,甚至进一步造成“两极分化”。   “外来的农村娃”的自我身份认同,使他们缺少融入新集体的自信,甚至产生一种无名的抵触。特别是留守孩子长期远离父母,自我保护意识强,心理更加敏感与脆弱。面对城市生活,他们可能无所适从;面对城市孩子的异样眼神和冷嘲热讽,他们可能更加自卑;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他们更可能一片茫然;面对一些困难和挫折,他们可能选择逃避。   这个时候,学校和老师需要做的,一方面是认真分析每个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优势与短板,通过个别辅导、特长展示、结对帮扶等活动,树立孩子们的自信心,逐步帮助他们找回新的自我。另一方面,教会城里孩子欣赏别人,善于接纳、认可他人,引导同学之间彼此帮助、尊重。更重要的是,教育者要及时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善于倾听他们的心声,多给他们包容与信任。只有让农民工随迁子女感受到新的城市、学校、班级的温暖,才能融化他们情感的坚冰,进而使之融入到新的环境。   笔者所在的地区同样存在接纳农民工随迁子女的问题。为了消除对这部分孩子的偏见,一些中小学经常开展“同在一片蓝天下”“共享一片阳光”“我们一起成长”等主题活动,特意安排农民工随迁子女展示他们的爱好特长,农村孩子的聪慧才艺让城市孩子刮目相看。在教学中,老师们还充分利用学生来自不同地域的特点,让学生讲课本之外的知识,包括传说典故、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使孩子们在收获知识的同时加深了解。有的学校在高年级中组织城市家庭和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真情互换”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其实,农村孩子自身的一些差异所带来的起点、信心、学业等方面的差距不是不可消弥的。只要学校和教师用情感去浸润和浇灌,农村的孩子完全可以融入城市的繁华,城乡孩子也完全能够实现真情交融。如果说安徽省通过“混合编班”的形式解决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的门槛问题,那么让农民工随迁子女真正安心读书,还需要学校和老师用更多的真情与智慧去温暖每一个农村孩子。当他们与城市孩子一样笑得开心时,教育才做到了心与心的融合,才实现了最大范围的公平。   (作者系四川省阆中市教育科技局局长) 编辑:小微 分享到6.79K 相关新闻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今起申请学位 报名须带三证 安徽:农民工随迁子女与城镇户籍学生“混合编班” 今年江苏39万人参加高考 随迁子女人数增150% 推进教育现代化 随迁子女教育质量短板须补齐 随迁子女教学困境咋突破 补齐随迁子女教育质量短板 牵手随迁子女共庆“六一” 新移民家庭老人的困境 子女移民随迁留守都是痛 热图推荐 《闪亮茗天》热播 张璇不玩心机 《后海不是海》张晞临反转暖男形 中国荧屏真人秀 《星动亚洲》引 陈意涵热气球上玩热舞 女神尽显" 谭维维现身舞蹈教室 赤脚排练演 刘恺威《两生花》提暖男新解 只 《张震讲故事》成上影节最热IP 周杰伦新片剧组被批乱丢垃圾 回 来源 | 中国教育报 热点聚焦 米兰世博中国美食受追捧 印猕猴池中泡澡战高温 女子湿身搭地铁仅穿文胸 盘点地铁上的奇葩 实拍女孩被自行车拖行4米 伤痕累累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栏目最新 聚焦社会治理 推进以文化人 河南设立关爱特困教师基金 混合编班不是一混了之 北京高考语文阅卷现场探访记 “博士申请制”需细化学术标准 科学创新谋发展 服务三峡谱新篇 2015年广东高考成绩预计6月25日可查询 国学教师全国缺口百万 明年高校将增国学本科专业 河南两警校选聘公务员 现场见证吉林公务员面试过程 24小时热评排行 首页 国际 国内 财经 文化 生活 图片 视频 社区 爱新闻 爱出国 交通 江苏 手机报 友情链接: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信网 中国网 央视网 国际在线 中国经济网 中青网 中国台湾网 中国广播网 中国西藏网 光明网 关于我们互联网举报中心防范网络诈骗联系我们记者证信息公开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京公网安备110105000081号京网文[2011]0283-097号ICP:20100000002731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网络110报警网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contact@chinadaily.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