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FenBan.Net首页

BianBan.Net完美定义智能分班软件标杆

关于均衡编班的搜索

我市义务教育正朝均衡发展方向大步迈进_新闻中心_中国网 首页 >> 新闻中心转播到腾讯微博字号:大 中 小 http://news.china.com.cn/rollnews/2011-06/07/content_8193642.htmnews.china.com.cn2007年7月,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由此启动了一项由市、区政府和义务教育学校共同建设的浩大的民心工程。2008年初中生均义务教育事业费支出,四区平均额为2620.75元,2009年上升到3835.25元,增幅为46.3%,其中秀英区增幅最高,达71.8%。2011-06-07 12:17:57.0我市义务教育正朝均衡发展方向大步迈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有效教学 教师专业发展 国家课程 我市310132教育/enpproperty--> 我市义务教育正朝均衡发展方向大步迈进 时间: 2011-06-07 12:17:57 来源: 海口网   发表评论>> 关键词: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有效教学 教师专业发展 国家课程 我市 内容摘要: 2007年7月,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由此启动了一项由市、区政府和义务教育学校共同建设的浩大的民心工程。2008年初中生均义务教育事业费支出,四区平均额为2620.75元,2009年上升到3835.25元,增幅为46.3%,其中秀英区增幅最高,达71.8%。   2007年7月,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由此启动了一项由市、区政府和义务教育学校共同建设的浩大的民心工程。时隔三年,为督导检查这项民心工程的落实情况,2010年10月,我市成立了以副市长韩美为组长的督导评估领导小组,评估组从市人大教科文卫工委、政协教文卫委员会、教育局、发改委、财政局、人社局、审计局、编委办等部门中抽调20人组成,于2010年12月8至30日对各区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行督导评估。   总体评价:   四区推进工作扎实成效显著   市督导评估组依照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根据《海口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评分细则》工作类指标中的“领导机构与任务、经费投入与使用、中小学规范化学校创建及校安工程和城区薄弱学校改造、教育行政与学校管理、师资配备和管理、实施素质教育” 等6项一级指标、20项二级指标、26个督导要素和《海口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督导评价指标》中的“经费保障、办学条件、干部师资配备、普及水平和教育质量”等4个A级指标、9个B级指标、30个C级指标,在广泛深入采集信息的基础上,通过逐条审核、充分印证、全面分析,一致认为秀英、龙华、琼山、美兰等4个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推进扎实、成效显著,工作类指标督导结果全部评定为优秀,状况类指标均为良。   近年来,我市各区强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义务教育正朝着 “均衡发展制度化、经费拨付生均化、基础配置标准化、教育行政规范化、教师发展专业化、课程教学优质化、学校教育特色化”的发展目标迈进。各区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体现了自身的亮点与特色,人民群众对义务教育的满意度在持续提升。但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仍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城区多数学校生均占地面积和校舍建筑面积尚未达标;经费投入尚未满足教育发展的要求;区际之间、区内校际之间教育资源配置尚未均衡;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尚未完全规范;公、民办学校的发展尚未统一协调。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市、区两级政府高度关注,加大力度予以解决,从而促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健康、和谐发展。   达标情况:   义务教育正朝均衡方向发展   (一)教育资源配置日趋合理,义务教育均衡状况不断缩小   1.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现了“三个增长”   (1)预算内义务教育投入逐年增长。四个区预算内义务教育投入高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并逐年增长。2008、2009年,四个区预算内义务教育投入合计分别为44642.2万元、63888.1万元,2009年比2008年增长43.1%,同期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率为18%,两项相比增长25.1个百分点。   (2)预算内生均义务教育事业费逐年增长。2008年小学生均义务教育事业费支出,四区平均额为2498.75元,2009年上升到3651.75元,增幅为46.1%,其中美兰区增幅最高,达57.7%。   2008年初中生均义务教育事业费支出,四区平均额为2620.75元,2009年上升到3835.25元,增幅为46.3%,其中秀英区增幅最高,达71.8%。   (3)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2008年小学生均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支出,四区平均额为313.5元,2009年上升到491. 75元,增幅为56.9%,其中龙华区增幅高达116%。2009年龙华区小学生均义务教育公用经费648元,为四区之首。   2008年初中生均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支出,四区平均额为406.25元,2009年上升到647.5元,增幅为59.4%,其中龙华区增幅高达90.6%。2009年龙华区初中生均义务教育公用经费高达953元,为四区之首。   (4)专项经费投入逐年增长。2008年四区专项经费总投入为53578.6万元,四区平均投入13394.65万元; 2009年四区专项经费总投入为74055.2万元,四区平均投入18513.8万元,2009年投入比2008年增长38.2%。2008年、2009年龙华区投入最高,分别为17225万元、22881万元。   2.生均校园占地面积和校舍建筑面积基本达标   (1)生均校园占地面积中小学均达标。根据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小学与初中生均占地面积均达20㎡以上为达标。秀英、龙华、琼山、美兰等四个区小学生均占地面积分别为38.1㎡、21.9㎡、42.7㎡、14.9㎡,初中生均占地面积分别为40.2㎡、20.4㎡、44.8㎡、26.6㎡,四个区校园占地面积平均值均达标。但四个区城区小学和初中生均占地面积都未达标。   (2)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农村学校均达标。根据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生均校舍建筑面积 “农村小学5㎡,城区小学7㎡;农村初中6㎡,城区初中9㎡”达标。四区农村小学、初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均达标,其中琼山区农村初中平均值最高,为19.8㎡,龙华区农村小学平均值最高,为12㎡。   3.教学设施设备配置总体缺口较大   (1)专用教室配置达标学校少。根据四区自查数据,四区公办学校应配专用教室4491间,实有专用教室1184间,占比26.4%。四区只有9所学校专用教室数量达标。   (2)学生电脑的生机比尚未达标。四区部分城区学校开通了校园网,装备了教师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学平台进课堂;农村中小学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四区有240所农村学校安装了远程教育设备,“三种模式”覆盖率达到88%。但学生电脑拥有量不足,生机比不达标。计算机生机比:城区小学为31︰1,农村小学为39:1,城区初中为16:1,农村初中为17:1。   4.教育队伍配置基本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   (1)按规核定编制。2010年,四区公办学校教师基本编制数与初中学生数比值为1:13.5,与小学学生数比值为1:16.2,基本达到市标准。   (2)校长、教师持证率和学历达标率普遍较高。四区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校级领导合计777名,具有高级职称的650名,占比83.7 %。四区义务教育公办学校专任教师合计10386名,持有教师资格证率达99.7%,学历达标率达99.6%,高于规定学历教师人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76.9%。四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70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6.8%。   (3)多形式培训师资。四区均高度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在制度、资金、管理诸方面予以充分保障;建立了教师培训长效机制,构建了保障有力、规划细致,层次分明、方式多样的教师培训体系;通过建立培训基地、举办专家讲座、开展继续教育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努力优化教师队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4)开展校际结对帮扶。四区均制定了校际结对帮扶方案,开展学校之间结对帮扶,建立了对口帮扶和名师支教机制,定期开展交流活动;各区通过讲座、示范课、课题研究、师徒结对等帮扶方式,发挥优秀教师引领辐射作用,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区域师资均衡。   (二)教育行政管理比较规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推进   1.着力改薄扶弱,促进校际均衡   四区均确立了“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的思想,针对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薄弱乡镇、薄弱学校,研制与实施倾斜政策,加大力度增峰填谷,促进区内所有学校共同发展。   秀英区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分秀英中心城区、西海岸新区、羊山地区、南渡江地区等四个板块整合教育资源,共撤并了23个教学点和完小,完成了海南子校初中部、海港学校小学部和二十七小的资源整合,将业里小学合并到秀华小学,优化了教育资源,夯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础。   龙华区有效实施远程教育,发挥远程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全区8所农远学校通过了“海南省现代教育技术与实验教学示范”验收。农村教师在参加各类应用农远资源竞赛中,25人次获得省一、二、三等奖。2009年12月省教育厅在遵谭召开全省农远现场会,中央电视台进行了专门报道。   琼山区建立教师交流轮换制度和城区教师支教制度,安排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专业教师邻校流动教学、府城地区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切实解决农村学校教师不足及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   美兰区近三年每年拿出350万元、加上上级的拨款共700万元用于购置教学设备,努力做到设施设备标准统一、均衡配置,提升义务教育的信息化水平。目前,该区初中学校和城区小学计算机生机比均达标。   2. 强化学校常规管理,深化优质均衡   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四区教育行政部门确立了“硬件均衡与软件均衡相结合”的工作思路,重视教育内涵、教育过程与教育质量的提升,努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均衡发展。   (1) 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各区按照国家新课程计划及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要求,积极指导、推动各学校落实国家课程,开发切合实际、富有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同时,各区积极开展有效教学,通过树立样板学校带动,召开有效教学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推动有效教学深入开展。   (2) 规范、监督办学行为。各区严格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严禁学校分设重点班、非重点班;督促学校努力保障学生每天1小时以上的体育锻炼时间;严格控制学生课外作业量,严禁学校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上课和举办各种补习班。通过向社会公布监督电话、对学校进行专项督导检查等措施,促进素质教育的落实和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3)指导、监督教育教学工作。各区注重教学常规管理,制定了中小学教学常规实施细则、教学质量检查方案、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等,对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考试与评价、课后反思、听课、评课等环节进行规范,从制度上加强管理,行为上加强指导,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3.强化安全管理,创建平安校园   各区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成立机构,落实责任,加强监管,建立健全并认真落实应急预案、工作通报、检查督查、报告备案等制度,努力使学校安全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专项行动,重点解决校舍安全、食堂卫生、交通、防火等易发性安全问题;加大力度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自救能力,努力保障学校师生和公共财产安全。   (三)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优质均衡的水平不断提高   1.确立均衡导向,端正办学思想   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指引下,许多校长普遍树立教育均衡、教育公平的办学思想,认识到教育均衡发展在学校层面落实的意义和要求,以“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为着眼点,建立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在均衡编班、学生个性发展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公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育人质量   大部分学校确立了素质教育理念,坚持以德育为核心,全面育人,大力抓好体育、卫生、艺术工作,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一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构建全方位育人网络、创新班会活动、建立德育基地等方式拓展德育渠道,积极开展对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公民意识、心理健康、法制禁毒、环保节能、感恩关爱、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和行为能力。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体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读书月活动、关爱行动、青少年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运动会、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等方式,开展学生素质培养与拓展活动,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三是注重学生自主性、主动性的培养,文学社、摄影社、舞蹈队、管乐队、体育运动队等学生社团、兴趣小组在各中小学广泛兴起,成为学生自主发展、培养特长、锻炼能力、阳光成长的园地。   打造亮点:   彰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特色   各区创造性地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培育教育教学品牌,彰显区域亮点与特色。   1.秀英区亮点:一是领导重视程度较高。成立了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书记、区长主持召开教育座谈会,区人大举办人大代表论坛,共商教育发展大计;区三套班子领导 “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进师生”听课、调研、指导;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多次召开会议,听取教育工作汇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二是教育帮扶力度较大。积极开展城乡学校对口帮扶活动,32所城乡学校结成对子,广泛开展校间互助、教师交流、学生拉手等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三是捐资助学效果较好。重视捐资助学工作,建立教育基金会,动员爱心人士为教育献爱心,全区近3年共筹集助学资金345.44万元,用于改造学校,帮助特困生完成学业。四是教育质量提升较快。在2010年全市小学毕业测试中,全区总合格率、总优秀率比去年分别提升了18.5和12.3个百分点,实现了小学毕业测试成绩翻番。其中,海秀、西秀、石山中心校名列全市23个乡镇的前三名。2010年中考,新海学校、丰南中学、长德学校的综合评价指数继续名列全市农村学校前三名。   2.龙华区亮点:一是教育投入力度加大。2007-2009年,教育经费增长率比财政收入增长率分别高出33.2、20.1和25.7个百分点;教师办公经费师均120元;从2008年至今,累计安排7735.45万元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学生“两免一补”,安排1254万元全部还清“普九”债务,安排3457万元添置教学设施设备,安排8441万元建设学校基础设施;区财政每年预算安排90万元作为“两基”专项经费,50万元作为教师培训经费。二是各类教育科学统筹。全区幼儿园107所,基本实现学前一年教育;全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入学率为99.9%,小学和初中辍学率分别为0和1%,“三残”儿童入学率为100%;农村中学实施2.5+0.5职业教育模式,新建龙泉职业中学,并与海口一职中联合办学,职业教育在校生408人;举办各类农村成人实用技术培训班,培训21674人次;全区青壮年非文盲率为99.9%。三是有效教学大力推进。确定义龙中学、龙华小学、山高小学、遵谭中心小学等四所学校为“有效教学试验基地”校,召开有效教学现场会,通过树立样板校和现场会,有力地推进了有效教学的开展。四是教研机制不断创新。在全省率先建立区域性中心教研组,建设百名兼职教研员队伍,以成长“博客”和“阳光教师联盟”为切入点,构建适合全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教研模式和机制,加大对农村完小扶持力度,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五是办学特色日益彰显。开展“校校有特色,班班有特点,人人有特长”的办学特色创建活动,涌现出一批办学有特色的学校。如十一小的民乐教学,二十六小的少年军校,龙华小学、金盘实验学校的双语教学,三小、二十小、农垦三小的体育教学、遵谭中学、中心小学的科技与信息教育,咸谅小学的书法,龙泉中学、玉沙小学的养成教育等。   3.琼山区亮点:一是强化政府行为,解决学位紧张问题。在府城地区投入7870万元改扩建校舍26000平方米,增加学位5500个,缓解了府城地区学位紧张、班额过大等问题。二是开展“捆绑式”帮扶,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开展“捆绑式”帮扶薄弱学校的做法,实行城乡联合办学,实行教师交流、资源共享,形成教育联合体,实现分校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管理水平、教育质量等方面与总校基本均衡,加快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步伐。三是加强督导,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成绩突出。发挥教育督导作用,认真开展创建规范化学校督导评估工作,全区已有2所省级和36所市级规范学校。四是全面育人,注重推进素质教育。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学校的体育、艺术工作,每年举行各类体育和文艺比赛,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有186人次获奖;琼山一小、三小、五小和旧州中心小等学校体育成绩位居全市前五名;全区85所中小学全部办起家长学校,家长学校所取得的成绩,得到国家关工委主任顾秀莲的肯定,该区被定为“全国家长学校教育实验区”试点单位。   4.美兰区亮点:一是落实政府责任,改善办学条件。安排2786万元改造了38所薄弱学校;近三年每年区政府拿出350万元、加上上级的拨款共700万元用于购置教学设备,全区6所中学、21所小学教学仪器设备达到一类标准;投入144.6万元在42所农村学校安装了远程教育设施;投资9762.145万元,分三年推进校安工程建设。二是提升素质,优化教师队伍。每年安排50万元培训教师,全区小学,初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100%,99.8%,全区有229名教师被评为全国、省、市级优秀教师,135名教师成为省、市级骨干教师;公开招录145名应届毕业生和到重点师范大学招聘35名应届优秀生充实教师队伍。三是强化管理,树立样板校。出台了《中小学校常规管理细则》和《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等文件,促进学校规范管理;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全力抓好教育教学工作,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如七中的“自然分材法”教学、九中的“三学两评”教学、英才小学的素质教育等。   督导建议:   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我市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需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引起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并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建议: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   市、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各中小学校,要从推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进一步认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丰富内涵,进一步增强“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依法治教的法律意识,进一步牢固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和教育质量观,努力实现适龄儿童少年受教育机会均衡和义务教育区域间、校际间、学生间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海口义务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   (二)进一步建章立制,明确各职能部门依法治教的职责   政府要依据《义务教育法》、《教育法》、《教师法》等相关法律的要求,制定相关职能部门的教育工作职责,并以市政府文件形式下发到各职能部门,以进一步明确各职能部门的教育工作责任,更加全面地配合支持教育工作,共同推进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切实保障义务教育优先发展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投入是基础,是保障;经费不到位,优质均衡发展的各项目标就无法完全实现。   政府部门应依法加大教育投入,除了预算内投入继续保证达到法定增长外,财政增收部分优先支持教育发展,教育费附加优先用于义务教育,以加快实现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同时,应加大市级职能部门对各区义务教育的统筹、资助和协调力度,进一步促进区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在更大程度上体现教育的公平性。   (四)加大教育监督和指导力度,提升义务教育优质水平   经过教育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受教育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已经由过去的“有学上”上升到“上好学”的要求,接受优质、公平的义务教育已成为人民群众的广泛诉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本质要求是追求教育公平,根本目标是“办好每一所学校、培养好每一个孩子”,核心内涵是实现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建议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一是加强对学校办学行为的指导和监督,特别是对于《义务教育法》规定的要求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如不分设重点与非重点班、开齐开足国家课程、落实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等,设定为不可违反的“高压线”,加大执法检查和问责的力度。二是深入改革学生评价、教师评价、校长评价制度,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舆论导向,切实扭转以考试成绩论英雄的应试教育模式,确保学科均衡发展,促进所有学校、所有学生、所有教师共同发展。三是加强对教育教学的指导,切实关注课程教学而不仅仅是研究和指导考试、关注日常教育教学行为而不仅仅是公开课示范课的水平、关注普通教师而不仅仅是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切实帮助教师提升素质,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四是探索构建义务教育质量的监测机制,即对各学校各年级学生在各学科的学业达标水平和身心各方面素质发展水平的抽测、分析、追踪、反馈机制,确保义务教育育人目标的实现,确保青少年健康发展。   (五)建立民办教育发展机制,促进公民办学校协调发展   政府部门要认真落实《义务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海口市民办教育促进和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全面落实“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16字方针,制定我市民办学校扶持政策,建立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进一步缩小公、民办学校的差距及民办学校的校际差距,提高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整体水平。   一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市、区政府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扶持诚信守法的民办学校,奖励创建规范的民办学校、培训民办学校的教师,打造一批优质品牌民办学校。要坚决整顿一些办学条件差、教育质量低、招生规模小的民办学校,推动我市民办教育健康、均衡发展。二是根据民办中小学的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办学投入及规范办学等情况,实施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分层提高,建立健全民办教育的投入机制、准入机制、激励机制和督导评估机制等。三是帮助民办学校提高办学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建议教研部门成立专门的民办学校教研组,深入指导民办学校教研工作;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督导评估,指导提高办学管理水平;构建公、民办学校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平台,加大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的结对帮扶力度,促进公、民办学校协调发展。四是扶持民办学校稳定和发展教师队伍,制定民办学校教职工聘任及福利待遇管理办法;建立民办学校专任教师的准入机制及监测机制;保障民办学校教职工在业务培训、表彰奖励、教龄工龄计算、社会活动等方面享有与公办教师同等的待遇;切实将民办教师的培训纳入与公办教师统一的培训范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分享到 [我要纠错] [推荐] [收藏] [打印] [大 中 小] [关闭] 留言须知 版权与免责声明 网友留言 进入论坛>> 用户名 密码 文明上网 登录发帖 留言须知 版权与免责声明 海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