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FenBan.Net首页

BianBan.Net完美定义智能分班软件标杆

关于均衡编班的搜索

取消“重点校”破冰择校难_竞网 首页 | 新闻 | 评论 | 独家 | 财经 | 人物 | 阅读 | 房产 | 高尔夫 体育 | 文娱 | 视觉 | 汽车 | 居家 | 教育 | 活动 | 邮箱 | 数字报纸 2010首页 >> 精深新闻 取消“重点校”破冰择校难 竞报 http://www.thefirst.cn/ 2014-2-13 16:00:18 日前,教育部发布了2014年工作要点。教育部表示,在义务教育阶段,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通过学区制、学校联盟等有效途径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逐步破解择校难题,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此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亦明确指出: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 近年来,教育部三令五申,多次明令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和重点班级,但重重禁令之下,重点校(班)由明转暗、花样翻新,成为屡禁难止的“牛皮癣”。专家表示,重点班、重点校一方面违背教育公平,损害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也有损教育部门的公信力,恶化了整个教育环境。诞生建国初为集中培养人才设重点校 重点学校制度是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急需培养大批人才的情况下,政府所采取的集中稀缺教育资源重点办好若干学校的一种教育制度。“文革”期间,我国教育事业受到严重破坏,教育质量普遍低下,高精尖人才极度缺乏。1977年5月,邓小平提出:办教育要两条腿走路,既注意普及,又注意提高,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才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从当时教育发展的情况看,实施重点教育与普通教育相结合,是全面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正确方针,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要求实行少年儿童就近入学。此时,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注意力开始集中到义务教育和全面办好每一所学校上。随着应试教育的弊端日益凸显和愈演愈烈的择校竞争,我国开始逐步淡化小学、初中重点学校制度,甚至明令规定不设重点校(班)。 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家明确提出小学、初中不设重点校(班),并开始规范义务教育办学体制,推行素质教育。尽管重点学校制度对于有效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推动部分中小学办学条件的改善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加快精英人才培养,使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基本实现义务教育的现代化和信息化等方面发挥过应有的历史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快出人才的办学效益,满足了国家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渴求;但它作为一种政府行为,人为地扩大了学校间在资源配置和教育质量上的差距,不可避免地带来许多弊端,导致教育公平的缺失。发展三令五申仍难禁造成“名校独大” 义务教育阶段设立重点学校和重点班被各界诟病已久。校际差异拉大造成“名校独大”:动辄上万人的超级名校,好教师和好生源越来越多,加上众多利益之手助推,成为择校热屡禁不止的“拦路虎”;周边的学校则“失血严重”,农村基层学校生源减少、教师流失。 为了推进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教育部早就发文对此严厉禁止。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前一年,教育部即专门发文,要求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不得举办或变相举办重点学校。2006年9月起正式实施的新《义务教育法》不但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不得分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而且还对违法的责任主体和责任人作出了明确规定。2006年,教育部再度发文,叫停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校、重点班。这份文件明确:“教育部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编班,均衡配置校内教育教学资源,不能以各种名义在校内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上述思路此后多年至今一再被教育部以不同形式反复重申,取缔重点校、重点班成为政府明确的立场。2009年4月,教育部又出台文件提出,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不许重点学校和重点班存在。 去年开学伊始,教育部《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 (征求意见稿)》再次明确提出,严禁以各种名目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虽然禁令一道接着一道,但在升学压力和利益驱使下,一些地方仍然在或明或暗地搞重点校、重点班,好学校仍然占据着好师资、好生源,一些学校也以实验班、超常班、兴趣班等名义变相办着重点班。潜伏好学校约定俗成重点班“名亡实存” 如今,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已经实施快7年了,进重点校、买学区房、交择校费……这些让学生和家长纠结多年的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呢? 周燕的女儿在河南郑州市纬五路一小上四年级。“当初上这个学校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现在周燕又瞄准了一所知名初中,让孩子报了很多补习班提高学习成绩,并开始铺垫各种关系。“上不了好初中就上不了好高中,哪还有机会上好大学?!”她的话代表了多数家长的心声。周燕说的“好学校”就是所谓的重点学校,仅郑州市就有数个大家都很向往的此类学校。“现在虽然不叫重点学校,但这种印象在大家心目中已经固化了,大家对好学校的追逐加剧了择校热。”郑州市一学校的李老师说。 重点校悄悄“潜伏”,重点班也换了“马甲”。在北京、南京、深圳等地,中小学校集中优质师资、设立重点班的做法相当普遍,年级越高,这种趋势越明显。南京一所小学副校长透露,小学阶段,孩子学业差距不明显,学校一般以信息班、英语班等兴趣班形式划分班级。进入初中、高中,学习压力加大,学校考虑升学、家长需要等因素,大都会以实验班、教改班等名义设立重点班。在深圳,各学校分班工作大多开展得很低调,学校不会明确公布分班等级差异,但在开学前分配老师时就显而易见,“重点班”集中优秀年级主任、备课组长,师资阵容明显“豪华”很多。“名字不叫重点班,但实际是重点班,家长和老师都清楚。”北京的崔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女儿小学时成绩较好,一进初中就进了重点班。“说是实验班,实际是尖子班,班里配的老师都是最好的,初一时一个月把一学期的数学课都学完了。”形形色色的重点班,人为地将学生划出三六九等,让家长和学生疲惫不堪。》专家观点十条禁令抵不上一条惩罚措施 重点班为何屡禁不止?相关人士认为,一纸禁令难以从根本上切断一些地方和学校办重点班的内在驱动力,在升学压力下,学校和家长需求以及权力寻租共同助推重点班乱象愈演愈烈。“应试教育不改,各类重点班难除!”江苏、北京一些中学校长说,开设重点班,学校也很无奈。现行教育评价制度下,学校的升学压力很大。尖子生和师资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别人搞重点班,你不搞,考试成绩下滑谁负责?尖子生外流怎么办? 也有一些业内人士指出,教育讲究因材施教,划分重点班有利于针对不同学生开展分类教育。“这种说法显然站不住脚。”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殷飞认为,因材施教应该贯穿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不一定非要设立重点班才能开展。一些专家和家长则认为,遏制重点班乱象,须促进中小学招生、分班的公开透明,并让家长、媒体参与监督。“十条禁令抵不上一条惩罚措施。”南京市中小学生学习力研训中心主任谷力博士认为,从当前国家和地方出台的禁止办重点校、重点班的规定看,往往强调“严禁”“不准”,却没有出台配套的惩罚措施,自然难以起到监管和约束的作用。在执行中,一些热点学校借力行政资源形成“保护伞”,查处难度增大。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也认为,取消重点班重点校在法律里已有规定,如果各地方还存在重点校重点班,就是违法,应该追究责任。 熊丙奇指出,教育资源均衡一定是要通过政府增加投入、转变资源配置模式实现。“必须堵疏结合,逐步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殷飞表示,遏制重点校、重点班,关键还是要进一步推进校际、校内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从根本上斩断重点班的幕后推手。很多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是教育部门和学校人为造成的,根子是唯分数的评价体系和功利的教育政绩观。不改变这种状况,最后的结果就是“禁令停留在文件上”,根本无法落实。》延伸阅读重点校和普通校差距在哪?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指出,一些优质公立学校在招生、教育经费、师资等各方面都有优惠政策,人为地制造和拉大了学校差距。北京公立学校来自政府的一般性财政拨款如生均经费为数相差不大,算得上是均衡的。但是“重点学校”在此之外仍可以得到另外两笔普通学校没有的经费,一笔是来自政府的专项建设经费,另一笔是择校费。比如学校一旦争取到诸如科技示范校、或体育示范校等此类项目落地,就可以得到大笔相应的特别拨款。他说:“据我们了解,有些重点学校政府拨款1/3,专项经费占1/3,学生择校费占1/3,普通学校比这样的学校要少2/3的收入,教师待遇差别非常巨大。”除了拨款的差别,“重点校”原有师资、硬件、人际关系的基础就和其他学校相去甚远,起点已高于其他学校。 曾任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的李壑认为,教育部门的确在均衡教育资源方面做出了不少制度安排,硬件资源已经相当均衡,教师的学历也大体一致。但他也承认,差别主要在于“有名气的教师分布还不太均衡”。此外更重要的一点,是“生源的教育资源并没有纳入我们的监控”。生源分配的高度不均衡,恰恰是通过教育部门主导的双轨制招生实现的。“通过择校把所谓最牛的孩子弄到一个地方,这个学生叫牛孩,这个学校就叫牛校。”杨东平说。在他看来,打造牛校的最大秘诀就是走争夺优质生源这条捷径。竞报记者叶赛 网站编辑: 返回首页 更多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招聘人才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记者证公示 ©2004-2011 thefirs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8011811号 京新网备2010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