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FenBan.Net首页

BianBan.Net完美定义智能分班软件标杆

关于均衡编班的搜索

奉贤教育网——奉贤区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自评报告 今天是: 英文版 │ 繁体版 │ 网站地图 │ RSS │ 注册 或 登陆 首页 信息公开党务公开网上办事便民服务网上互动文明创建工会视窗德育之窗课程教学奉贤教师基层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教育业务 >> 教育督导 >> 正文 不限制 最近一天 最近三天 最近一周 最近一月 最近半年 文章内容 奉贤区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自评报告 作者:奉贤教育局 发布日期:2013-9-9 16:13:40 浏览量: 奉贤,南临杭州湾,北倚黄浦江,相传因孔子高徒言偃来此讲学,而形成“敬奉贤人”的风尚,故得此名。现全区版图面积733平方公里,下辖8个镇、2个区管社区和2个开发区。至2011年底,全区常住人口约110万(其中非户籍人口约56万)。至2011学年,区域内有小学34所(其中公办18所、“纳民”16所),初中1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9所,民办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为72679人(其中非沪籍学生42322人,占学生总数的58.23%),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专任教师3846人。 奉贤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树立“优先教育投入,优先教育规划,优先教育建设”理念,明确区域教育发展定位和实施路径,实施“优质均衡”、“教育公平”、“开放发展”三大战略,积极探索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之路。在教育规模不断扩张,教育持续发展的同时,致力提升教育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区域优质教育资源日益增长,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特色品牌不断显现。先后荣获“全国学前教育先进区”、“全国职成教育先进单位”等称号,2011年被中央教科院列为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准研究”100个试点区县之一;2012年被列为上海市“统筹城乡一体化试验区”。区域教育工作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先后在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和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交流发言,紧密型办学资源联盟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等多项创新工作成为教育部体制改革试点项目。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印发<上海市对区县政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考核和评估指标>的通知》精神和要求,我区围绕“履行法定职责、构建有效机制、均衡发展水平”等督政重点工作,对照评估标准认真开展自查自评,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第一部分 切实履行政府职责 构建五项保障 促进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明确发展目标,构建组织保障 1、强化责任主体,实施规划引领 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牢固树立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无旁贷”的责任主体意识。区委、区政府在2005年底和2010年底,分别召开全区教育工作会议,先后颁布了奉贤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一五”、“十二五”规划。两个规划均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发展重点、主要任务、步骤措施等作了明确的定位和规定。区委领导十分重视教育工作,区委书记等领导经常深入学校视察调研,并将教育相关工作作为区委常委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作为第一责任人,区长根据区域教育重点、热点、难点和教育重大工作等,每年定期召开区政府常务会议,予以专题讨论研究。每年将教育重点发展项目列入政府实事项目或政府重点工作,并形成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牵头,区教育局和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教育工作协调机制。 “十一五”期间,我区在国家和上海着力推进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大背景下,紧密结合区域基础教育实际情况,于2007年6月出台了《奉贤区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行动纲领》和十八个行动计划,提出了经过3到5年的努力,奉贤基础教育整体办学水平力争达到或超过上海郊区平均水平,到2020年接近与达到上海平均水平的发展目标。让奉贤的学生不出奉贤、不过黄浦江,也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十二五”教育规划围绕“管理机制创新高效、内涵建设不断深化、优质资源明显增加、均衡发展长效推进”总目标,明确指出义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形成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长效机制,推进教育公平。重点工作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城乡学校均衡发展、加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在《奉贤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十大重大项目》中涉及义务教育有七大项目:推进紧密型办学资源联盟建设项目、德育和课程教学提升项目、“三五”师德建设项目、教育人才高地建设项目、教科研和信息化提升区域教育发展项目、平安校园项目和推进教育国际化项目。 2、强化职责分解,实行目标管理 2007年,我区实施教育职责分解落实主体责任制度,研究制定了《奉贤区人民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履行教育法规的职责》和《奉贤区各镇人民政府履行教育法规职责》,以奉府办(2007)100号文的形式下发。文件要求政府21个职能部门和各镇级人民政府,根据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各自不同的职责,建立目标责任制,依法履行教育职责。规定:区发改委把教育优先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统筹安排区域教育发展重大项目和教育基建项目,在项目计划立项、财政资金安排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区财政局统筹安排全区教育经费,确保依法增长,加强管理与监督,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区人社局发挥人才政策效应,按岗配足配齐教职工编制,推动优秀教师选拔培养,做好各类教育培训工作;区建交委、规土局、房管局等部门落实各类学校的合理配置,在校舍建设各个环节中把好关,为改善办学条件作出努力。区教育局具体负责教育各项工作的实施,其他委办局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履行教育责任,为教育提供优质服务。全区各镇(区管社区、开发区、管委会)在改善区域学校办学条件、办学经费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搭建镇域教育均衡发展平台,依法履行教育职责。 3、强化监控评价,提高履职质效 2007年开始,我区实施政府对职能部门和镇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考核评估机制。根据《奉贤区各有关职能部门履行教育职责评估指标》,实施对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年度考核评估,考核结果纳入政府对各职能部门的绩效考核之中;根据《奉贤区镇政府、开发区教育工作督导考核指标》,实施对镇级政府教育工作的年度督导考评,考评结果纳入区委、区政府对镇级政府的目标管理考核之中。同时,建立一镇一报告和逐镇回访制度,不断促进和提高履职质效。 在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评价上,我区坚持不以学生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为唯一依据,而是不断完善有利于学校发展的评价体系,坚持以指标为导向,以督导评估为抓手,促进学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发展。2006年—2008年,进行了“奉贤区中小学校自主发展专项督导评估”。2009年—2011年,围绕办学条件、学校管理、办学质量、自主发展等内容,进行了奉贤区中小学校办学水平的综合督导评估,并将督导评估结果通过“奉贤教育网”等向社会公示。 二、优先义务教育,构建经费保障 1、加大经费投入,确保“三个增长” 我区政府正视财政相对困难和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矛盾,坚持认真执行《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等法律法规,努力调整和优化区财政支出结构,把依法增加财政教育投入,作为履行政府教育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指标予以落实,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达到法定的“三个增长”,确保财政性教育经费占财政支持比例达到市规定标准。 (图表1)奉贤区义务教育阶段经费投入“三个增长”情况表 增长项目 年度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财政教育拨款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 3.1% 0.01% 0.14% 义务教育财政拨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 3.11% 1.04% 2.92% 小学实际生均经费比上年增长 21.96% 5.99% 1.04% 初中实际生均经费比上年增长 15.23% 1.66% 9.92% 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比上年增长 2.49% 8.19% 0.52% 初中生均公用经费比上年增长 1.32% 1.31% 3.26% 小学教职工年均收入比上年增长 24.46% 3.97% 3.08% 初中教职工年均收入比上年增长 11.51% 3.78% 2.79% (图表2)奉贤区财政教育经费支出情况表 (金额单位:万元) 项 目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金额 金额 金额 财政教育经费拨款 70627.28 76712.00 97423.00 区级财政公共支出 570307.07 725276.00 885096.00 财政教育支出比例 12.38% 10.57% 11.01% 2、实施经费统筹,优化投入结构 为更好发挥政府财政在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经费保障作用,我区将义务教育纳入财政保障范围,确保财政预算中将义务教育经费作为保障的重中之重,完善义务教育经费统筹制度,优化经费投入结构,做到“三个适应”。 义务教育投入总量与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适应。2009年以来,我区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始终保持有二位数的增长,分别比上年增长12.94%、17.09%和17.44%。 义务教育投入结构与义务教育布局结构变化相适应。突出基础设施重点,抓住资源配置关键,下大力气向改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增加投入。多年来,我区抓住三项重点:一是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调整中小学校布局,扩建学校规模,在硬件建设上不断做强农村义务教育;二是应对城镇化迅速发展进程,加大教育公建配套投入,做优新建项目;三是抓住国家“校安工程”项目实施机遇,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不断完善学校办学条件。对全区中小学校的701880平方米校舍进行全覆盖排查鉴定,2009年—2011年,财政投入23600万元,对其中的10.86万平方米校舍按标准进行加固或改扩建。 义务教育投入方式与教育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相适应。突出内涵建设为重点,抓住专业发展关键,安排专项预算资金,下大力气向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内涵发展水平增加投入。2009年—2011年,我区共安排包括教师培训、素质教育等在内的专项资金5121万元,2012年该专项资金将达到4699万元。共安排农村专任教师津贴1368.3万元,安排与市区优质学校结对托管资金1550万元。2012年,我区增设区内优质资源联盟建设专项资金600万元,推进“奉贤区关于建立紧密型办学资源联盟促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的有效落实和不断深化;增设区中青年教师培养专项资金,用于中青年拔尖人才、优秀中青年教师的专项培训。 3、依法审计监督,提高使用效益 我区坚持将市级教育转移支付资金全额用于教育事业。在市教委、市教育督导室对区县2009年市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专项督查中,我区是唯一将市转移支付全部用于教育的区,得到市督查组和市教委相关领导的高度评价。 (图表3)奉贤区市级教育转移支付资金拨付情况表 (金额单位:万元) 为确保义务教育经费落实到位,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我区依法对义务教育经费收支管理情况开展审计监督。全面实施“阳光财务”,探索公共教育经费投入、支出和绩效评估管理机制,探索投入与使用三级台账制度,逐步形成财政与审计部门对教育经费的专业监督、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经费使用的日常内部监督相结合的监管制度。区财政、审计和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召开区规范教育收费联席会议,实施区规范教育收费专项检查和区规范教育收费“优秀单位”考核检查等,每年抽查面达到30%以上。2007年以来,我区连续被评为上海市规范教育收费“优秀单位”。区教育局已连续9年被评为上海市财务会计信用等级A级单位。 三、科学均衡配置,构建资源保障 1、教育优先规划,合理学校布局 在“教育优先”理念引导下,我区抓住“四个机遇”,多措并举,优先教育规划,科学配置教育资源,确保区域学校布局合理,标准落实到位。一是抓住区域规划调整机遇,优先学校规划整合,按标准改建扩建。2009年以来,改扩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9所,增加建筑面积17048平方米,有效缓解了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的供需矛盾。二是抓住南桥新城作为上海市“十二五”重点建设新城的机遇,优先和超前规划教育发展。编制南桥新城教育用地规划方案,通过南桥新城各单元控规的编制与修订,使南桥新城义务教育等用地得到保障。2009年以来,高标准配套新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所,办学规模共44个班。三是抓住奉贤区域“三大组团”发展的机遇,“十二五”期间将在相关区域及时新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四是抓住“纳民”小学设置机遇,2009年又设置报批了8所以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使“纳民小学”的设点布局更趋合理。 贯彻落实《奉贤区关于进一步完善教育公建配套的实施意见》,区发改委、建交委、规土局、房管局、教育局等部门加强协调,层层把关,健全完善教育公建配套管理制度,坚持以现行“04”建设标准为依据,落实教育公建配套建设与住宅建设“三同步”的具体措施。 (图表4)奉贤区2009—2011年改扩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情况表 改扩建 学 校 完 成 时 间 改扩建 面积m2 总投资 (万元) 改扩建 学 校 完 成 时 间 改扩建 面积m2 总投资 (万元) 邵厂 2009年 1500 400 新寺 2010年 2536 660 海湾 2009年 2523 450 泰日 2011年 1175 299.45 光明 2010年 3296 901 五四 2011年 1038 266.45 齐贤 2010年 1282 398 塘外 2011年 2593 760.8 胡桥 2010年 1093 275 (图表5)奉贤区2009—2011年义务教育公建配套学校情况表 学校名称 所属住宅小区 交付时间 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 汇贤中学 新城区绿地小区 2011年5月 28343 m2 13045 m2 金水苑小学 金海社区 2011年5月 21208 m2 8612 m2 2、扶持薄弱学校,均衡办学条件 我区通过重点扶持农村薄弱学校,优化薄弱学校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配置,基本实现城乡学校之间的配置均衡。近三年,根据二期课改进程中对设施设备配备的要求,共投入6772.66万元,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配足配好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先后实现:教师人手一台计算机,普通教室多媒体,学生机房更新,学校安全报警系统和技防设施,“中小学教室光环境改造工程”等,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教学基本设施设备配备率达到100%。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教学仪器设备值、教师配备、教师学历、班额、计算机配备、生均图书册数和生均公用经费等8个方面,均符合沪教委督[2012]18号《上海市贯彻教育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实施细则》中“申请开展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的必备条件”标准。 四、促进师资均衡,构建队伍保障 1、配足配齐教师,优化结构比例 根据《上海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和《上海市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进修学院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办法》,我区制定了《奉贤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和《奉贤区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进修学院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办法》,围绕“保证数量,改善结构,提高质量”的原则,配足配齐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保证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职务比例和专业结构基本合理,保证同类学校校际间教师职务比例和专业结构的基本合理。 (图表6)奉贤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配备情况表 学段 人员编制数 实际设置岗位 实际在职人员 总数 管理 专技 专技比% 总数 管理 专技 专技比% 小学 1349 1426 60 1333 93.48 1454 110 1272 87.48 初中 988 988 34 909 92 928 49 806 86.85 一贯制 2399 2467 84 2311 93.68 2393 149 2134 89.18 (图表7)奉贤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配比情况表 学段 副高级职务岗位设置标准数 副高级职务岗位设置数占比 中级职务岗位设置标准数 中级职务岗位设置数占比 实际副高级职务岗位 人数 实际副高级职务岗位 占比 实际中级职务岗位 人数 实际中级职务岗位 占比 小学 192 14.4% 793 53.49% 31 2.44% 668 52.52% 初中 170 18.7% 537 59.08% 89 11.04% 348 43.18% 一贯制 390 17.66% 1359 61.52% 142 6.65% 1064 49.86% 我区以《奉贤区教育系统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奉贤区“十一五”、“十二五”教师发展规划为抓手,落实《奉贤区教育系统评选奖励“名校长、名教师、优秀骨干校长、优秀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的实施意见》,采取“奉贤区骨干教师按学校专任教师数的3.5%推荐,奉贤区优秀青年教师按学校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数的10%推荐,把农村从教经历或指导薄弱学校教育教学经历作为评聘名校长、名教师、优秀骨干校长以及中、高级职称的刚性条件”等措施,保证学校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校际间配备基本均衡。同时,鼓励各镇级政府努力为辖区内学校教师发展成长搭建平台,培育和评选镇级优秀骨干教师、优秀中青年教师和优秀班主任,并实施津贴补助和奖励,稳定骨干教师队伍。 2、完善流动机制,促进专业发展 我区不断完善区域内特别是农村学校校长与教师均衡配置、合作交流、柔性流动等制度,坚持将《奉贤区促进教师有序流动,稳定边远学校教师队伍行动计划》作为向农村学校倾斜的实事工程来抓,实施“引进高校优秀毕业生和外省市在职骨干教师到边远学校任教;实行城区学校优秀后备干部和学校领导到边远学校任职;实行区内统筹调剂中、高级教师职务数的办法,解决边远学校骨干教师和骨干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区级骨干教师后备队伍培训和职初教师培训重点面向农村学校;农村学校专任教师实行工作津贴;设立“奉贤区扎根农村教育”师德奖;农村从教经历或支持、辅导农村教育教学经历作为城区学校教师评聘中、高职务的刚性条件”等措施。 实施《奉贤区整体提升学校校长管理能力行动计划》,不断加强校长队伍建设,促进校长专业发展。近年来,我区先后出台《奉贤区教育系统实施校长职级制管理办法》、《奉贤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任期目标考核实施方案》、《关于建立“奉贤区教育系统特级校长(教师)工作室”的意见》等文件。充分利用“奉贤区教育系统党政负责干部暑期研修班”、“校长论坛”等培训平台,聘请市内外知名校长、专家学者来奉作辅导讲座,深入推进区域校长培养计划,提升校长专业化水平。 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奉贤区关于切实加强职初教师培养的行动计划》、《奉贤区教师进修学院有效服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先后出台《奉贤区“十一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奉贤区“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奉贤区中小学青年教师专业技能高级研修班实施方案》等文件,促进和提升区域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五、健全管控机制,构建安全保障 1、加强校园管控,确保校园安全 区委、区政府组织协调公、检、法、司、安全、教育等部门联手,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完善校园安全管控机制。一是为全区学校(包括民办)配备保安力量,把守校园安全守护关。二是为全区学校(包括民办)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和与公安联网的CK报警系统,把守校园安全技防关。三是为全区学校(包括民办)配校外治安辅导员开展校园警务和周边治安巡逻工作,把守校园安全流动关。四是选聘优秀警务、司法工作者,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配备法制副校长和法制教育辅导员,把守学生自我保护教育关。“平安校园”网络的构建和校园安全管控机制的不断完善,确保了近年来我区校园无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2、加强校舍管控,实施校安工程 我区建立健全校舍安全管控机制,定期开展对学校的校舍、场地、设备设施等进行安全检查。实施学校上报、教育保障服务中心实地查看核实汇总、发改委立项、财政局资金保障、招标办负责招投标、报建报监和质量验收的校舍维修机制。采用适时维修和寒暑假集中维修相结合的方法,保障全区校舍的安全使用,无校舍安全事故发生。2009年—2011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舍维修投入分别为2183.25万元、855.56万元和5239.86万元。 区政府将“校安工程”作为民心工程来予以实施,成立“校安工程”领导小组,制定《奉贤区校安工程三年规划》,并将校安工程列为重点项目督查。各相关职能部门通力合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了校安工程三年规划。三年中累计完成26所学校的抗震加固,加固校舍面积70353平方米,重建校舍面积38280平方米,先后共投入资金2.36亿元,被评为上海市“校安工程”先进集体。 第二部分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完善“五大机制” 促进教育内涵均衡提升 一、完善学校管理运行机制,促进学校健康自主特色发展 1、完善学校管理评价机制,促进学校依法自主发展 2008年开始,我区实施《奉贤区关于加快推进学校(幼儿园)依法自主发展行动计划》和《奉贤区构建与完善现代学校制度,建立评估体系行动计划》,区域内不分重点校和非重点校,学校也不设重点班。2009年区教育局、区政府教育督导室联合下发《奉贤区中小学校办学水平综合评估方案》,以《奉贤区中小学校办学条件评估指标》、《奉贤区中小学校管理、办学质量评估指标》和《奉贤区中小学校自主发展项目评估指标》为导向,实施“奉贤区中小学校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工作;自2009年开始,教育局每年对义务教育学校进行全面考核,设置“和谐校园创建奖”、“课程教学工作奖”和“校园安全稳定奖”三个单项奖,每年奖励总额为300万,占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总量1%,形成了促进学校依法自主、内涵发展的管理与评价机制。2010年,搭建了“学校办学行为记录平台”和“学校办学状况社会评价平台”等,全区城乡学校形成了规范、民主、自主、特色办学局面。 2、完善学校指导服务机制,推动学校特色发展 成立奉贤区二期课改领导小组,制定并实施《奉贤区二期课改实施意见》,完善以课程教学为核心的学校教育改革指导工作机制。2008年开始实施《奉贤区关于提升学校德育工作实效的行动计划》、《奉贤区关于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行动计划》、《奉贤区建立和完善区域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行动计划》、《奉贤区加强教育科研行动计划》和《奉贤区教师进修学院有效服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制定《奉贤区中小学课程计划编制和实施的指导意见》、《奉贤区推进“人文课堂”教学指导手册》、《奉贤区中小学改进课堂教学的措施》、《奉贤区中小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规程》、《奉贤区学校课程教学工作常态检查工作指引》等文件,指导学校扎实推进二期课改。2010年召开奉贤区中小幼课程教学工作会议,推出《奉贤区推进中小幼课程和教学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0/9—2013/8)》,明确提出区域课程教学工作未来三年的主要目标以及十个方面三十项重点工作。 坚持立德树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具有“贤文化”地域特色的德育工作体系,推进学科德育“333”工程,形成了全员育人氛围。加强学校文化建设,2011年发行了上海区县首套地方教育丛书——涵盖基础教育4学段6册的《奉贤“贤文化”教育读本》,区域层面形成了融古色、红色、绿色、金色多色调组合的校园文化“多彩模式”。高度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2007年成立“奉贤区青少年学生心理咨询中心”,选聘了38名持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的兼职辅导老师;组建“奉贤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全区上下形成了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的网络体系。 充分发挥教师进修学院对学校的业务指导作用。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在班主任工作、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科研、教学研究、干部教师专业发展、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加强指导服务。推进“2+3”教研工作模式(一周中三天下基层指导、两天在学院学习、研究、反思),建立教研员挂牌教研、蹲点、学科报告制度,指导基层学校提高课程教学有效性。 坚持以教学节为抓手,推动学校特色发展与品牌建设。从1990年至今,我区已连续举办了十六届“教学节”,一届一个主题,一届一个特色。2009、2010、2011年这三届教学节围绕促进区域课程教学质量均衡发展,确立了“增强课程执行力,提高教学有效性”、“开展有效教研,促进主动学习”、“多彩课程,快乐成长”等主题,搭建了促进区域教育内涵发展的工作平台。在第十六届教学节中,我区推出了《奉贤区学校校本特色课程评选方案》,分“德育实践”、“语言文化”、“工艺美术”“音乐舞蹈”“科普与制作”、“体育与健身”等七个组别,对全区中小幼学校校本特色课程开展评选,推进“一校一品”工程。首批评选出的64项区级校本特色课程(项目)已编选成《奉贤区校本特色课程掠影(一)》予以成果展示并供其他学校学习借鉴。 (图表8)第一到第十六届教学节主题 届次 主 题 第一届 加强教学常规建设 第二届 加强教研组建设 第三届 加强活动课建设 第四届 加强教学常规建设,促进课程教材改革试行 第五届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落实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第六届 狠抓教学常规,促进学校管理等级达标工作,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七届 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让学生主动发展 第八届 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 第九届 开展研究性学习,推进教与学创新 第十届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努力推进“二期课改” 第十一届 立足校本,聚焦课堂,促进师生和谐发展 第十二届 正视差异、合作共享,全面提高教学质效 第十三届 加强组室文化建设,激发教师发展活力 第十四届 增强课程执行力,提高教学有效性 第十五届 开展有效教研,促进主动学习 第十六届 多彩课程,快乐成长 3、完善学校招生调控机制,确保入学机会公平 我区严格贯彻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招生“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每年拟订《奉贤区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意见》,并分别召开各学段招生工作会议,重点加强入学矛盾突出地区的资源统筹工作,做好摸底登记、身份核查、学区划分、规范管理、有序分流的工作,并将招生文件和学区划分示意图在教育局网站和相关学校进行公示。每学年开学之初组织开展招生专项督导工作,规范小学、初中起始年级的招生,严控择校现象。 形成优质高中招生名额按比例分配机制。每年拟定《奉贤区初中毕业生进入市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工作意见》,将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分配到奉贤的招生名额,根据学校当年参加中考的人数,平均分配到各个学校。在此基础上,将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名额分配到每所初中,从2009年的5%,到2010年的8%,到2011、2012年的10%。同时,在市、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实行体育特长生招生,使真正有特长的学生进入更有利于其特长发展的学校学习。 二、完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整体扩大教育优质资源 1、构建紧密办学资源联盟,实现城乡学校联动发展 2008年开始,我区实施《奉贤区加强学区建设,构建资源联盟行动计划》和《奉贤区优质教师资源培育、示范、辐射、共享的行动计划》。2010年4月,我区在总结原有区、镇两级学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整合各方资源,出台《奉贤区建立紧密型办学资源联盟促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将城区优质学校和农村学校分成8个联盟体、12个工作组,构建了覆盖全区义务教育学校的紧密型办学资源联盟,形成了区域内师资、课程、教育设施等优质资源共享辐射的机制。作为盟主的各城区优质学校在《奉贤区紧密型办学资源联盟手册》中详细记载联盟体内实施“管理互动、教师流动、教研驱动、课程走动”等相关情况。据对2010学年各联盟体手册的统计汇总显示:12个工作小组开展了71次专题管理研讨或联合活动,有1062人次参加;举行了265次教育教学研训活动,有4062人次受益;32次校本课程互动共享活动,1204人次参与并获得提高;召开了96次骨干培训等其他交流形式,1378人次参与。教育教学资源互享达到342次,4356人次获益。资源联盟促进区域教育内涵均衡发展的有效尝试,已被列为教育部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之一。 2、积极参与委托管理,带动区域薄弱学校快速发展 积极支持区教育系统参与委托管理等市政府推出的购买公共服务项目,先后三轮共有22所学校参与委托管理(第一轮4所,第二轮7所,第三轮11所)。建立托管学校互动交流机制,每学期举行2-3次全区托管学校互动交流会议,推动各校有效地利用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效应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不仅注重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更注重学校管理、队伍建设、德育、教科研、文化构建等全方位提高;推进“和谐托管”理念,倡导各支援学校与受援学校立足校情共同探讨,实现从“磨合”到“融合”的转变。先后在肖塘中学、教院附中等校举办区级托管工作现场会,提高托管质效。通过委托管理,使所有接受委托管理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呈现了良好发展态势,如,柘林学校摆脱了全区“垫底”窘境,学校整体办学水平跃居全区中游。 (图表9)奉贤区学校接受委托管理情况表 轮次 奉贤区受援学校 支援机构及学校 第一轮 (2007-2009年) 柘林学校 静安区教育学会 四团中学 李惠利中学 青村小学 阳浦小学教育集团 肖塘中学 成功教育管理咨询中心 第二轮 (2009-2011年) 柘林学校 静安区教育学会 四团中学 李惠利中学 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实验中学 复旦中学 肖塘中学 成功教育管理咨询中心 奉城二小 梅溪小学 江海一小 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 江海三小 阳浦小学教育集团 第三轮 (2011-2013年) 庄行学校 静安区教育学会 胡桥学校 静安区教育学会 头桥中学 李惠利中学 江海一小 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 四团小学 福山教育文化传播与管理中心 青村中学 市八初级中学 江海三小 民办阳浦小学 肖塘小学 武宁路小学 汇贤中学 成功教育管理咨询中心 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实验中学 甘泉外国语中学 奉城二小 梅溪小学 3、拓展教育合作视野,发挥市区优质资源辐射效应 近年来,我区树立“开放发展”理念,根据区域教育实际,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与区外优质教育资源机构的合作交流。区委、区政府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积极与静安、徐汇等区开展战略合作,在南桥新城和新兴产业集聚区拿出优质地段兴办教育,成功引进福山外国语小学、世界外国语中学等一批优质学校落户奉贤。自2008年12月开始,与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合作,在我区9所学校(3所城区学校、6所农村学校)实施“学校优质化工程”,该工程已于2011年12月圆满完成;积极引进静安、卢湾、徐汇等中心城区优质资源,30所学校与中心城区优质学校建立对口合作交流。一批市内一流的名校长、名教师等优质资源不断进入奉贤,“智”源助推我区教育均衡发展,为推进均衡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4、加强信息化建设,畅通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渠道 我区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从2007年开始实施《奉贤区加强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有效促进优质教师资源共享行动计划》,着力加强信息化建设,促进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三年来,不断更新各校的信息化设备,所有公办中小学校实现“校校通”、“班班通”,10多所学校已经安装了电子白板或触摸屏,有的学校正在实施录播教室项目建设,确保了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为素质教育服务;高质量、高品质完成了奉贤教育专网建设,实现了“主干千兆,桌面百兆”高速率;完成了“中小学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平台”、“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平台”、“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双名三优教师评价平台”等十几个教育信息化应用环境建设项目及其升级换代,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和教研的形式和内容,对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提供了便利条件,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面。 三、完善民办学校扶持机制,营造和谐发展教育环境 1、完善民办学校扶持机制,促进民办教育健康有序发展 我区义务教育阶段仅有1所民办学校——十二年一贯制的民办奉浦学校。为规范和扶持奉浦学校健康发展,我区不断完善民办教育政府专项资金使用的管理制度,加大对学校经费的投入,在师资和教育设施设备的配置上给予了极大支持,使其拥有相对优良的教学环境和相对稳定的优秀师资队伍。在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同时,使民办学校在接受业务指导、开展专业培训、参加职称评定、参与教育教学评优和学生竞赛等方面与公办学校享受同等权利。通过实现统一业务管理、统一教师培训、统一学籍管理、统一质量监控,加强对民办学校的指导。根据发展实际,积极支持奉浦学校开办国际交流班、舞蹈美术班等特色课程,促进学校实现特色发展,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2、完善“纳民小学”扶持机制,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短板 近几年,我区严格执行市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大力扶持“纳民小学”发展,着力抬高底部,缩小“纳民小学”与公办学校的办学差距。 2005年,奉贤区教育局专设民办教育科,负责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教育管理。制定出台《奉贤区民办农民工子女小学财务管理意见》、《奉贤区以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资产与财务管理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规范奉贤区民办农民工子女小学学籍管理的实施意见》,由区教育局与随迁子女民办小学签订教育服务合同,由民办小学向教育局递交财务管理、教育教学管理、安全工作承诺书,规范学校办学。 健全经费扶持机制,改善学校办学条件。逐年提高办学成本补贴, 三年来,“纳民小学”办学生均成本补贴实现了“三级跳”(2009学年2500元,2010学年2800元,2011学年第二学期5000元)。对16所“纳民小学”进行办学设施改造,为其购置教学设备,包括配备计算机机房、教学设备、卫生室仪器、网络及综合布线等。2009年投入资金385万元为学校添置教育教学设备及校舍维修,2010年投入资金232万元全面实施“随迁子女民办小学配备标准图书室及增配体育运动器材项目,追加39万元添置现代教学设备,追加19万在体育运动区域铺设塑胶面层1000平方米。2011年投入286.98万元实施“上海市以招收进程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教育装备扶持项目”。此外,投入202万元为16所随迁子女民办小学配备400台教师专用电脑。 建立结对帮扶机制,提升学校发展水平。依托区紧密型办学资源联盟,指定公办学校对16所“纳民小学”开展帮扶工作。从2010年起,每年选派16名公办学校管理干部到16所民办学校任职。推荐7名退休的公办学校校长、书记在民办小学担任学校管理人员。2011年秋季起,将“纳民小学”学制由六年改为五年,统一使用上海教材,并将教学质量监控纳入了区域管理范围。把“纳民小学”教师培训列入区教师业务培训工作中,2009年,我区还作为上海市以招收农民工随迁子女为主“纳民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作组组长单位具体承担市政府实事工程“纳民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同时,加强对教师任职资格检查,对无证教师进行清理,指导学校与教师签订规范的聘用合同,指导学校制定教职工结构工资方案,各校已逐步建立优劳优酬的分配机制。 此外,2006年7月,在区委组织部区社会工作党委的支持下,区教育局在全市率先成立民教党工委,由教育局党委委员兼任民教党工委书记,各职能科室长兼任民教党工委委员。2006年9月我区成立首个农民工子女学校党支部,2007年3月全区农民工子女学校党组织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我们将民教党建纳入区域教育党建大格局中,开展创先争优、师德建设等主题教育活动时,在民办学校党组织中同步部署、同步推进,促进同步发展。 四、完善学校建设保护机制,保障学校健康发展 1、完善校舍建设机制,实现教育部门全程参与 在“教育优先”理念引导下,我区建立了由教育部门全程参与的校舍建设机制,确保教育用地的科学规划、校舍的科学建设。在规划中,我区把教育设施建设纳入到区域总体规划实施方案中统盘考虑,优先安排教育用地。在具体实施中,发改委、财政、规土等部门大力配合,优先满足教育用地选择,优先立项,优先落实用地指标,保障新建校舍用地、经费等落实到位。2011年,教育局领衔编制了奉贤教育“十二五”建设规划。对教育设施项目的建设规模、建筑造型、色彩、建筑间距、绿地布置等方面,充分征求教育部门的意见。在学校建设中,为了保证校舍建设质量,我区形成各部门联合现场办公制度和督办检查制度,对学校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确保教育项目按时高质量完成,使学校建设布局科学,校园安全美观。 2、完善教育资源保护机制,严防教育资源流失 我区2011年制定《上海市奉贤区区级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及《上海市奉贤区区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为进一步规范管理和使用好教育存量资产提供了保障。严格规定教育规划用地不作他用,对于各镇及开发区提出的调整教育设施的要求,由区发改委进行严格把关,原则上不予支持。严格校舍出租出借工作。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对本市中小学清退出租出借场地进行自查的通知》文件精神,开展教育系统各单位清退出租出借工作自评自查,摸清出租出借及收回校舍场地基本情况。学校空余、闲置校舍的出租出借由区财政局统一管理,统一出租,区财政局委托有资质的社会中介进行“拍租、拍借”,在坚持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下,确定合理的房屋出租出借价格,确保学校的国有资产增值保值,且将租借金全额划入国库用于教育事业。教育机构的公有房出租出借,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私自对外出租出借,防止出现游离在外的公有房屋,及时纳入行政事业单位公有房屋出租出借管理范围,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五、完善教师发展保障机制,提高教育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1、构建“三五”师德工作机制,夯实教师发展基础 坚持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发展保障工作的首位。2007年,我区在全市率先出台了以“禁止教师有偿家教”为首的师德“五不准” 禁令条例,让教师回归课堂,聚焦学生,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2010年,出台了《关于奉贤区教育局师德建设“五提倡”实施意见》,提出了师德建设“五提倡”(提倡学习修身、提倡专业发展、提倡关爱学生、提倡合作奉献、提倡热心公益)、“五表率”,构建了师德建设“三五”工作机制。每年举行师德建设推进会、师德建设现场会,深入开展师德建设月活动、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师德大讨论、师德案例征集活动,挖掘普通教师的感人故事,每两年评选表彰区“十佳师德标兵”、“十佳师德集体”、“百佳师德先进个人”等,弘扬高尚师德,引导教师自觉执行“五不准”,积极践行“五提倡”,努力争做“五表率”。近年来,涌现出了一批师德建设楷模,形成了广大教师静心教学,潜心育人良好局面,整体提升了奉贤教师的形象。2012年,学习湖北黄冈市等师德建设先进地区经验,试点推行建立师德档案制度,全方位、全过程记录师德表现,促进师德考核过程化、常态化。 2、建立“三大工程”培养体系,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近年来,奉贤教育规模快速扩张,“十一五”以来,每年招收300名左右的新教师。为加强职初教师培养,我区2007年起实施《奉贤区切实加强职初教师培训的行动计划》,2009年形成了“135”职初教师培养工程,每年对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教师进行专业素养和业务技能考核和评比,加强对职初教师的培养,使新教师1年站稳讲台、3年脱颖而出、5年成为教育教学骨干,形成了教师钻研业务、不断进取的浓厚氛围。为帮助教龄在6--10年的骨干教师突破专业发展瓶颈,打造区域、校级业务骨干,我区于2009年提出了“128”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即用两年时间,为培养对象提供128课时的专业培训。为有序推进这项工作,我区专门研制了《奉贤区中小学青年教师专业技能高级研修班实施方案》,2010年起开设了所有学科的高级研修班,共600多名教师参加培训学习。 2008年,我区在原有评选“区三名一带”的基础上,开始实施名优教师“123”培养工程,即培养100个名校长、名教师,200个优秀骨干校长和优秀骨干教师,300个优秀青年教师。评选每三年一轮,先后评选出两轮共1200多名名优教师。为充分发挥名优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我区要求区名教师采用课堂教学或区级讲学团等形式每年开设区级研究课或示范课,造就了一批学校业务骨干和区域拔尖人才。依托区内名优校长和教师,不断加强4个“特级校长工作室”和4个“特级教师工作室”建设,聘请50多名上海市高校和教育研究机构的教育专家、上海市特级校(园)长、特级教师为“特级校长工作室”和“特级教师工作室”指导专家,组织30名校长和32名教师参加为期二年的专业培训。从2010年起我们与中心城区名校联合建立了3个中小学“优秀青年教师(校长)”市级培训基地,中心城区名校配备了专门学科指导教师,30名市级优秀青年教师和校长参加培训。我区现有上海市特级校长4人、上海市特级教师10人,2人成为上海市名教师培养基地主持,1名校长成为上海市名校长培养基地副主持。 我区高度重视干部的选拔培养,不断规范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建立教育局校级和中层后备干部库,采取上挂下派等办法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三年中,干部调整工作共涉及148家单位,调整校级副职以上干部241人次。其中,选拔了4个副处级干部,从校级副职干部中提拔了46人担任校级正职干部,从中层干部、后备干部中提拔了69人担任校级副职干部,提拔机关科长4人,提拔机关副科长(副主任)6人。选派31名南桥地区校级副职干部到农村学校担任正职等。 3、完善立体培训网络,拓展人才成长空间 在加大教育硬件投入的同时,我区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培训等软件投入。设立教师培训专项资金,支持教师专业发展,2008年投入380万元;2009年投入429万元;2010年投入400万元;2011年投入400万元。我区以教师进修学院为主阵地,以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等机构为主依托,构建了从出境、国家级培训到市级、区级和校本培训,从高端人才培养到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实地培训与网络培训相结合、学历培训与非学历培训相结合的立体化交叉型多渠道的培训体系,为全体教师提供了学习培训机会。 三年来,我区积极开展各级各类培训。选送5名校长赴美国、新加坡、芬兰等国学习培训,选派20名英语教师赴澳大利亚培训。分别选送35名校长参加国家、市级各类高端专项培训,包括全国初中校长高级研修班、长三角中小学名校长联合培训班、上海市郊区初中校长培训班的培训等;23名优秀校长、优秀教师参加第二期市“双名工程”人选培养;374名校(园)级干部和388名学校中层干部参加了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每年组织所有党支部书记参加科教系统“时政人文 科学”系列培训,选送优秀教师参加“国培计划”、上海市“优青”项目培训,每年组织英语教师参加暑期赴南京封闭式培训、暑期上师大培训等。组织开展了各类区级培训,如教育系统党支部书记全员培训、中小幼校(园)长和书记暑期专题培训、新上岗校(园)长和书记培训、后备干部培训、区级骨干教师后备人选动态培训、教师职务胜任培训以及各条线干部培训、民办农民工子女小学管理者(校长、中层干部)与教师培训等,使区域内的干部教师都有机会参加培训学习。2011年,奉贤区被推为“上海市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4个试点区之一,我区积极贯彻落实有关精神,率先开展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组织300名新招聘教师到11所基地学校参加为期一学期脱产培训,为每一位见习教师选配了学科指导教师和班主任指导教师,对新教师进行了系统强化培训,取得了良好成效。多渠道的培训极大地提升了区域教师队伍的能力和素质。 4、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形成正确发展导向 我区在2007年制定了《奉贤区教育系统党政正职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实施意见(实行)》和《关于2007年度奉贤区教育系统基层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年终考核奖励工作意见》,建立了三年一轮的党政正职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工作制度。学校党政正职干部每年在教职工大会上进行年度工作述职,由教职工、业务部门、局科室职能部门和局党政班子等对基层学校党政正职干部任期目标实施和达成度情况、年度工作进行全面考核,并与校长绩效工资挂钩。校长的绩效考核指标中,涉及班子建设、办学理念和学校文化、党建和群团、师德和师风建设、课程德育、课程教学、体卫艺科、校舍设施、财务管理、教师队伍建设、人事管理、教育科研、安全稳定等学校各项工作,并根据学校特色或过失适当加减分,切实增强学校干部的责任感,引导干部将工作实效真正体现在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上。 区人社局、教育局、财政局三部门联合制定《奉贤区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实施办法》,进一步完善教师考核机制。将教师绩效工资分为岗位津贴、工作量(课时)津贴和绩效奖励三部分,教师绩效奖励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师履行法定职责、师德表现、工作实绩、教育教学研究和专业发展等方面,形成了以师德、能力和业绩等为评价依据的正确导向,充分调动了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各校加强教职工的年度考核和学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与教师绩效工资、职务升级和聘用以及评优等相挂钩,考核优秀者原则上可以低职高聘或续聘;合格者可以续聘;基本合格者可以短期聘任或高职低聘,提出具体要求,限期改进;不合格的应予以高职低聘或解聘;考核结果不合格又不服从单位安排的,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三部分 着力提升办学水平 取得“五大成效” 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义务教育“双高”普及,教育公平环境基本形成 1、不断提高普及水平,适龄儿童入学全面达标 我区主动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对教育的新要求,把高水平、高质量(“双高”)的基础教育作为民生实事工程来抓,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户籍儿童入学率就达到100%。“十一五”以来,针对人口导入现状,建立“分学区、据户籍、视实际”的“免试就近”入学原则,通过新建、改扩建公办学校,不断扩大公办学校吸纳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比例,扶持“纳民小学”发展等,统一招生政策,统一划分学区,统一招生时间,统一均衡编班,统一学籍管理,确保本辖区适龄儿童全部入学就读,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不断提高,实现了“同在蓝天下、拥有同一个梦”的教育理想。 (图表10)奉贤区义务教育发展普及水平情况表 普 及 率 学 年 09学年 10学年 11学年 适龄儿童按时入学率(%) 100% 100% 100% 初中学生按时毕业率(%) 100% 100% 100% 特殊学生随班就读率(%) 100% 100% 100% (图表11)奉贤区义务教育随迁农民工子女入学情况表 2、构建三级特教网络,满足残障儿童教育需求 我区积极落实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09—2011年)”,制定了《奉贤区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教育、卫生、残联等部门密切配合,构建“专门学校—随班就读学校—送教上门”三级特教网络,实施“医教”结合,满足残障儿童教育需求。中重度残障儿童原则上进入惠敏学校就读,目前惠敏学校接收聋哑、智障、孤独症、脑瘫等特殊儿童110人;轻度残障儿童以就近随班就读为主,在实验小学、实验中学等校建立全程跟踪随班就读制度,全区114名学生分别安排在31所中小学就读;极重度残障无自理能力的儿童安排送教上门,目前有14所中小学校对30名残疾学生进行送教上门。全区逐步实现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零拒绝”。全区特残障儿童入学率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特殊儿童入学率、巩固率达到100 %。 (图表12)奉贤区残障儿童随班就读、送教上门汇总表 情况 学年 特殊教育学校 学生数 随班就读学生数 送教上门学生数 2009 126 97 20 2010 110 108 34 2011 110 114 28 3、着眼学生终身发展,体质学业合格率逐年提高 立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定“学生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的方案,并提出具体操作要求;依据课程标准开足体育课和体锻课,确保“三课两操两活动”的落实;积极开展“快乐星期五”和阳光体育运动,不断增强学生体质。鼓励各校利用社区资源开发多元化特色体育校本课程,丰富学生活动选择。 (图表13)奉贤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汇总表 体质情况 学年 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 小 学 初 中 2009 84.9% 64.6% 2010 85.9% 70.9% 2011 86.2% 71.1% 建立了适应社会需要和学生多元发展的质量评价标准,试点学业质量绿色评价指标,引导学生全面成长。弘文学校“导学案”教学改革实践、柘林学校“学习设计”教学等教改实践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初中学业合格率连续多年达到100%。2009年上海在PISA测试中取得“四个第一”好成绩,我区学生高合格率的学业水平作出了应有贡献。 (图表14)奉贤区初中学业合格率汇总表 二、校舍设备全面达标,教育公共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1、校舍建设符合标准,均衡基础得到夯实 我区以优化中小学资源布局为突破口,以标准化学校建设为重点,不断优化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实现资源配置优质均衡。区政府通过公建配套、新建、增建和改扩建,2005年前建设的校舍基本达到“90标准”。2005年后新建的弘文学校、教院附小、汇贤中学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按“04标准”建设,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础得到夯实。 (图表15)奉贤区2011年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校舍、场地达标情况 参考标准 项目 小学 初中 九年一贯制 1990标准 学校总数 15 11 19 校舍达标数 13 10 19 校舍达标率 86.6% 90.9% 100% 场地达标数 15 11 19 场地达标率 100% 100% 100% 2004标准 学校总数 4 1 1 校舍达标数 4 1 1 校舍达标率 100% 100% 100% 场地达标数 4 1 1 场地达标率 100% 100% 100% 2、教学设备配置达标,办学条件日益优化 我区严格执行市教育装备要求,确保教学仪器、设备配置达到市规定的装备标准。目前,我区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分别为8.43平方米和5.57平方米,校际间的差异系数分别为0.98和0.83;小学和初中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分别为10.28平方米和7.06平方米;小学、初中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分别为3969.25元和2629.14元;小学、初中每百名学生拥有教学用计算机台数分别达22.61台和17.67台;中小学生均图书达31.17册。 (图表16) 奉贤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学仪器、设备达标情况汇总表 统计 类别 生均教学及教辅用房面积(小学3.3以上合格)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元,小学650以上合格) 计算机配备标准(生机比)(小学15以下合格) 小学 学校数 39 39 39 达标 34 39 39 不达标 5  /  / 达标率 87.18% 100% 100% 初中 学校数 32 32 32 达标 32 32 32 不达标  /  /  / 达标率 100% 100% 100% 3、“纳民小学”办学条件改善,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2009年,我区将区内16所农民工子女学校全部纳入民办教育管理,提前一年完成上海市的要求。区政府加大扶持力度,逐步提高办学成本补贴,生均补贴从2008年2000元提高到今年的5000元。对16所“纳民小学”进行办学设施改造,为其购置教学设备,包括配备计算机机房、教学设备、卫生室仪器、网络及综合布线等,全面改善“纳民小学”办学条件。2010年,通过招标采购,为“纳民小学”增添图书及设备等共计212.5万元。2011年度,实施教育装备扶持项目,投入286.98万元;另追加投入资金202万元为16所“纳民小学”配备400台教师专用电脑。“纳民”学校办学条件达到市规定的配备标准,学校办学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基本得到满足。 (图表17)奉贤区对“纳民小学”校舍设备投入表(金额单位:万元) 项目 年份 校舍 维修 校具 多媒体计算机 图书 体育 器材 仪器 合计 2009年 207.8708 14.7792 158.3880 / / 3.9660 1128.3435 2010年 19.4500 16.1870 38.6720 103.1271 / 54.5115 2011年 22.4113 141.1776 337.8340 / 2.4960 7.4730 合计 249.7321 172.1438 534.8940 103.1271 2.4960 65.9505 三、师资队伍建设全面达标,保障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1、公办学校教师要求全面达标,职称结构基本合理 “十一五”以来,我区严把教师入职关、开展教师高学历进修培训,确保公办学校专任教师100%具备教师资格证,教师学历全面达标。2009年至2011年共引进新教师1101名,其中义务教育阶段教师683人,占引进教师比例的62%,全部是本科及以上学历。 (图表18)2009-2011年奉贤区引进新教师学历分布图 严格把关,通过提高教师准入门槛和职后进修等举措,确保专任教师人人具备教师资格,提升教师学历层次。2009年—2011年,小学和初中的专任教师的学历逐年提升。初中阶段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2009年初中占比91.8%,2010年为93.3%,2011年为95.1%,完全符合市规定的90%的指标。小学阶段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2009年初中占比56.9 %,2010年为63.1%,2011年为67.4 %,完全符合市规定的50%的指标。至2011年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专任教师3846人,初中阶段学校具有教师资格证的专任教师比例达100%,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1584人,占比95.2 %,符合市规定的本科及以上学历90%的指标。小学阶段专任教师2049人,具有教师资格证的专任教师比例达100%,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1437人,占比70.1%,符合市规定的本科及以上学历50%的指标。通过教师培养“三大工程”建设和4个“特级校长工作室”、4个“特级教师工作室”培养工程,进一步完善教师梯队建设,促进全体教师专业化成长,中高级职称教师所占比例逐年提升。小学中高级职称比例达54.7%,初中中高级职称比例51.3%。 (图表19)奉贤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专任教师本科学历统计表 (图表20)奉贤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统计表 2、“纳民小学”教师实现全员持证上岗,学历水平不断提高 我区严格执行市教委《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对办学者、校长进行培训,提高依法办学、依法治校的能力。对“纳民小学”教师的聘用、培训、考核等管理进行全面规范:提高“纳民小学”教师准入门槛,新引进教师必须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具备教师资格证且教师资格证能上网查证;淘汰学历不达标和教师资格证不能查证的教师;对退休返聘教师的年龄进行了规定,女教师不超过60岁,男教师不超过65岁,从事党务工作、行政管理的书记、校长年龄再放宽2年;2011年,“纳民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纳入统一管理。“纳民小学”教师学历不断提高,中专学历教师比例从2009年的31.14%降至2011年的18.49%,大专学历教师从2009年的54.29%升至62.84%,本科学历教师从2009年的14. 57%升至18.67%。所有“纳民小学”专职教师实现100%持证上岗,学历要求符合市教委相关标准。 (图表21)奉贤区2009—2011年“纳民小学”教师学历统计表 四、教育教学规范管理,“学生终身发展”得到落实 1、结合人口导入实情,班额控制情况良好 作为人口导入大区,我区按照上级相关规定,适当放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班规模和班额。限于“纳民”学校不得开设初中班的制约,我区在城区的古华中学和东部地区的奉城二中,探索利用教育内部资源,拓展初中招生空间,全区义务教育阶段班额控制总体良好。 (图表22)奉贤区2009—2011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班额控制情况表 班额标准 现状 小学 初中 40人及以下 41人-50人 51人及 以上 40人及以下 41人-50人 51人及 以上 2009年 公办 达标数 256 517 \ 189 350 \ 占比% 33.12 66.88 \ 35.06 64.94 \ 民办 达标数 233 21 \ 8 \ \ 占比% 91.73 8.27 \ 4.06 \ \ 总计 达标数 489 538 \ 197 350 \ 占比% 47.61 52.39 \ 36.01 60.98 \ 2010年 公办 达标数 196 612 \ 248 282 34 占比% 24.26 75.74 \ 43.97 50 6.03 民办 达标数 16 179 66 \ \ \ 占比% 6.13 68.58 25.29 \ \ \ 总计 达标数 212 791 66 248 282 34 占比% 19.87 74.13 6 43.97 50 6.03 2011年 公办 达标数 205 590 27 391 150 29 占比% 24.94 71.78 3.28 68.60 26.32 5.08 民办 达标数 31 144 95 6 4 \ 占比% 11.48 53.33 35.19 60 40 \ 总计 达标数 236 734 122 397 154 29 占比% 21.61 67.22 11.17 68.45 26.55 5.0 (说明:本表中的民办包括“纳民小学”在内) 2、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三类课程”特色发展 我区严格执行上海市课程标准,按照国家、上海市规定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出台《奉贤区中小学课程计划和实施指导意见》,做到基础型课程校本化,探究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有校本教材支撑,而且严格遵守课时要求,实现“全面课程·校本特色”,“三类课程”开足开齐,在全市率先全面开展“快乐星期五”活动,文化、美术、科技、体育等各个方面特色教育成效明显,“一校一品”特色明显。例如育秀实验学校共开设拓展、研究型项目60多项,华亭学校开设出70多项适合学生的拓展型项目,全区形成“校本课程→区级校本特色课程→区级校本品牌课程”层层递进的区域校本课程的建设激励机制。 3、创设民主教学环境,人文课堂有效教学 在规范办学、自主办学中形成民主办学、特色办学。制订了《奉贤区推进“人文课堂”教学指导手册》,在全区推进“人文课堂”教学理念:建立区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各校成立心理辅导室,为学生健康成长创设优良环境,为构建民主教学环境打下基础。以创建“温馨教室”为载体,通过集体制定班规、设计班徽、形成班风,开展师生“我爱我班”和“与爱同行,心怀感恩”等征文活动,创建温馨和谐校园;构建具有“贤文化”地域特色的德育工作体系,提升学校思贤、敬贤、崇贤、育贤、践贤的良好风尚,各校逐步形成优良的校风、学风和班风;重视“学校—社区—家庭”三维教育网络,形成师生民主平等、互动有效、和谐温馨的教学环境,促进了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4、抓实课堂教学环节,减负增效落到实处 落实《奉贤区中小学改进课堂教学的措施》,始终关注课堂教学“五环节”,组织力量对学校课程教学进行常态检查;在《奉贤区中小学改进课堂教学的措施》和《奉贤区推进“人文课堂”教学指导手册》基础上,出台了《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行动计划》,2011年9月,进一步修订《奉贤区中小学改进课堂教学的措施》,确保减负增效措施的落实,学习困难学生得到有效帮扶。全区90%学生对教师布置的作业量总体上认为比较适量,认为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完成;在2011年的市“课程与教学”调研问卷中,95%学生对任课教师平时的课堂教学总体上表示“较满意”或“满意”,个别学校对教师的满意度达到了100%。 通过辅优补差,90%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有需要的时候,在学业方面能够得到教师的指导或点拨。我区通过专项补贴、慈善募捐、结对帮助、助学金、奖学金等方式,从2009年至今共投入帮困资金4595184元,扶持困难家庭子女顺利完成学业。 5、“纳民小学”教育教学规范,学校特色逐步形成 全区“纳入民办管理”的16所小学,2011年前按国家标准课程,开足开齐各类课程。2011年开始,与区域公办学校统一学制、统一教材、统一质量监控、统一教研培训。“纳民”小学依据上海市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三类课程。在联盟体公办学校的扶持下,学校组织开展各学科备课活动,进行学科教研活动,检查教师备课和作业批改情况,达到教育教学规定的基本要求,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教学在一些学校已形成特色。如民办福星小学的感恩教育、民办宏翔小学鼓号,逐步形成特色教育项目。 五、依法规范办学特色纷呈,社会满意程度不断提高 1、以素质教育为主线,特色品牌日益壮大 我区坚定不移的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以素质教育为主线,鼓励学校开展教改实验,走内涵发展之路,培育“一校一品”,如实验小学的“以人为本、整体推进、和谐发展”、南桥小学的“文道统一,德才见长”、华亭学校的“亭育文德”、教院附中的“厚德·博学”、弘文学校的“弘毅人文”等办学理念,渗透素质教育主线,落实于学校日常工作之中。全区形成一批依法规范办学,管理模式创新,轻负担、高质量、有内涵的特色学校,教院附小和弘文学校成为上海市第一批新优质学校,市文明单位、市绿色学校、市特色学校不断增多,区域特色教育品牌日益壮大。在2009年—2011年办学水平综合评估中,83.25%的教师认为学校在依法自主办学过程中形成办学特色。 (图表23)奉贤区义务教育阶段市级特色品牌学校统计表 特色品牌 数量 学 校 上海市文明单位 上海市教卫系统文明单位 12 实验中学、育秀实验学校、华亭学校、弘文学校、齐贤学校、南桥小学、实验小学、教院附小、解放路小学、江海一小、四团小学、四团中学 上海市依法规范办学学校 2 实验小学、实验中学 上海市新优质学校 2 教院附小、弘文学校 上海市绿色学校 2 实验中学、实验小学 上海市艺术特色学校 3 育秀实验学校、阳光学校、南桥小学 上海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1 实验中学 上海市科技特色示范校 5 教院附中、邬桥学校、齐贤学校、西渡学校、古华中学 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1 育秀实验学校 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1 育秀实验学校 上海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5 实验中学、华亭学校、阳光外国语学校、实验小学、南桥小学 2、以“贤文化”为载体,“一校一品”逐步形成 我区以“贤文化”建设为载体,以“贤”育人,以“文”化人,将弘扬凸现地域人文特色的“贤文化”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营造“为了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和谐校园氛围。编写出版涵盖四个学段6个分册共120万字的“贤文化”教育区本教材,实现“贤文化”建设与深化民族精神和生命教育的“两纲”教育相融合。例如,位于言子讲学地青溪的青村中学开设言子讲坛,古色文化滋润着学生心田;大革命时期中共奉贤县委旧址的奉城一小,充分发掘资源打造红色文化;柘林学校依托临海优势,庄行学校抓住新农村建设机遇,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海农绿色文化。从区域层面形成了融古色、红色、绿色、金色多色调组合的校园文化“多彩模式”。头桥中学利用座落“家具之乡”资源优势,开发学生木刻、手工烙铁画,世博期间,以学生为主体精心制作的世博中国馆烙铁画在中国馆展出,四团小学,发展国际跳棋、儿童绘画等文化活动,学生屡屡在国际国内大赛上获奖,在乡村“七色花”留守儿童俱乐部基础上,建立了上海市和全国首批申报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受到中央文明办领导充分肯定。 (图表24)奉贤区义务教育学校“一校一品”汇总表 类别 序号 课程(项目)名称 学校 备案编号 01:德育与实践 1 贤文化教育读本 洪庙中学 201101003 2 加强职前培训,提高智障学生社会生存能力 惠敏学校 201101004 3 学做文明人 解放路小学 201101005 4 爱心.责任 古华小学 201101006 5 点亮心灯 漫步青春 古华中学 201101007 6 求真 实验小学 201101008 7 德育主题教育读本 教院附中 201101009 8 礼仪 实验中学 201101010 02:工艺书画 9 版画 古华中学 201102001 10 灵性创意纸艺体验 江海一小 201102002 11 七彩之梦—儿童绘画 四团小学 201102003 12 水墨飘香—国画乐园 教院附小 201102004 13 快乐折纸 华亭学校 201102005 14 童心花泥画 育秀学校 201102006 15 学画中国画 学院附中 201102007 16 弘艺国画社 弘文学校 201102008 17 陶艺 解放路小学 201102009 18 剪纸 庄行学校 201102010 19 让泥巴活起来 实验小学 201102012 20 麦秆贴画 金汇学校 201102013 03:音乐舞蹈 21 安塞腰鼓 育秀学校 201103001 22 欢乐百灵鸟 南桥小学 201103002 23 合唱 实验小学 201103003 24 葫芦丝演奏艺术 华亭学校 201103004 25 “小脚丫”舞蹈队 教院附小 201103005 26 舞蹈 育秀学校 201103006 27 中国戏曲 实验中学 201103008 28 美丽金孔雀 南桥小学 201103009 04:语言文化 29 走进古诗文 奉城二中 201104001 30 阅读指导 育秀学校 201104002 31 经典诵读活动 江海一小 201104003 32 经典古诗 邵厂学校 201104006 33 英语七彩课程 阳光学校 201104008 34 《三字经》诵读 新寺学校 201104009 05:科普制作 35 风筝 齐贤学校 201105001 36 校园观鸟 育秀学校 201105003 37 绿色教育 实验小学 201105004 38 壁挂设计与制作 洪庙中学 201105005 39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 奉浦学校 201105007 06:体育与健身 40 跳踢 邬桥学校 201106001 41 足球 齐贤学校 201106002 42 国际象棋 实验小学 201106003 43 射箭 阳光学校 201106004 44 空竹 西渡小学 201106005 45 游泳 教院附小 201106006 46 跆拳道 弘文学校 201106007 47 国际跳棋 四团小学 201106008 3、以规范管理为抓手,“纳民小学”信誉质量同步提高 我区严格依据市教委相关文件精神,规范管理“纳民”小学。2009学年以来,每年组织专家组对各“纳民”小学的行政管理、财务资产管理、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管理、安全卫生管理等方面实行年检和教育教学的专项督导。2009学年以来的各校年检报告显示,16所“纳民”小学的年检均为合格。2011学年对“纳民”小学开展了办学绩效评估,民办福星小学和民办曙光小学被评为区级“办学绩效评估优良学校”。民办福星小学经市评估,获市级“办学绩效评估优良学校”。整体上来说,“纳民”小学的办学信誉和办学质量在同步提高,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其的满意度和认可度也在不断增加。 4、以品质教育为目标,人民群众满意率不断提高 “十一五”以来,尤其是2009年至今,我区深入贯彻国家、市、区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打造南上海品质教育,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业质量稳步提升:上海在PISA测试中取得第一的好成绩,我区学生对抬高底部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我区作为东部先行区被中央教科所列为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准研究”试点区县之一,2011年,我区在国家重大课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准研究”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在2011年8月份中央教科所对上海市区县教育均衡状况综合指数评价中,我区小学全市第一、初中第二、综合第一;2011年11月,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和市教委基教处、教研室组成联合调研组对我区“课程与教学”进行大调研,给予了奉贤“软(件)硬(件)兼施,软硬兼得”的好评。奉贤教育的政风行风近几年一直位居全市全区前列,2010年行风政风在全市获第一、第二的佳绩,人民群众对奉贤教育的满意率不断提高。据2009年到2011年我区对52所中小学进行的“奉贤区中小学校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相关情况统计显示,督导评估共进行学生网上问卷6083份、教师网上问卷3326份、家长书面问卷2362份、学校所在社区(街道)书面问卷748份。其中:学生对学校办学条件的总体评价“满意”率为94.29%, 教师“满意”率为83.62%。家长“满意”率为80.06%,社区(居委)“满意”率100%;在回答“你认为,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与前些年相比”一题时,回答“有显著提高”或“有较大提高”的教师为91.2%,家长为87.6%,社区(居委)为95.3%;在回答“你对区域学校办学的满意度”一题时,社区(居委)回答“满意”的为100%;有83.25%的教师在“你对学校在依法自主办学过程中形成办学特色的评价”是“已经形成”。 第四部分 直面工作挑战 创新工作思路 推动区域教育转型发展 总体上看,我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初步构建了总量相对充裕,结构基本合理,体制富有活力,水平适度超前,内涵和谐发展,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的教育体系,正在朝着高位均衡和教育现代化目标发展。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践中,我们有几点体会:科学统筹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机制;开放发展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选择;组团联动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创新发展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在动力;科学评价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保障。 与此同时,我区在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和教育现代化发展中还面临一些挑战: (一)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对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提出新挑战 “十二五”是奉贤由蓄势待发向快速崛起转变的关键期。随着南桥新城建设加快、大海湾开发和国际化以及重大产业聚集带来的大量人口导入,以及生育高峰带来的人口叠加,区域教育资源紧张问题在一定时期内仍然突出,优质教育资源布局不均衡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区域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与教育投入不足的矛盾依然存在。 (二)教育均衡发展向教育现代化迈进过程中遇到新挑战 尽管我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态势良好,但与上海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从队伍建设来看,师资结构性紧缺仍然存在,新教师培养任务十分繁重,名教师、领军人才、拔尖人才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从学校特色发展和创新要求来看,依然存在“多校一面”的状况,特色发展道路依然艰巨。 (三)传统教育理念对全面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带来新挑战 受传统不正确教育观的影响,重育分、轻育人的现象依然突出,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和方法依然比较单一;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理念和实际操作仍然脱节,应试教育和课业负担过重在一定范围内还比较突出;基础教育理念和模式尚不能满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要求,无论是“绿色评价指标”的推行,还是“全面课程、校本特色”、“人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深化推进,均任重道远。 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深入贯彻国家、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立足区情,创新思路,着力推动区域教育转型发展。 (一)进一步推进政府服务转型,统筹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致力推进政府服务转型,真正成为教育体系的构建者、教育均衡的保障者、教育公平的维护者。坚持“两个先行,两个同步”,以常住人口为依据,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城乡教育发展统筹力度。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力争实现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的15%。进一步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重视教育人才培养,探索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培养新机制,全力打造南上海教育人才集聚区。 (二)进一步推进发展思路转型,全面提升教育发展水平 以贯彻落实国家、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为主线,促进“五个转型”,依据《奉贤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十大重大项目》,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完成“学前教育新三年(2010-2012)行动计划”、“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义务教育推进紧密型办学资源联盟建设”等重点项目。以承担“依托紧密型办学资源联盟推进郊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运用信息化手段科学评价和指导学校办学行为”、“绿色指标评价体系下的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等5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为契机,创新机制,先行先试,全面提升教育内涵发展水平。聚焦教育难点,加强随迁子女教育,不断提高公办学校吸纳比例,提升“纳民小学”办学水平;进一步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力度,尽快促成国内外合作项目建成使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提升区域教育品质。 (三)进一步推进教育评价转型,营造教育现代化发展环境 以“绿色评价指标”运用为导向,进一步完善区域中小学发展性评价机制。以贯彻国务院新颁布的《教育督导条例》为指导,加强教育督导队伍建设,完善区域教育督导工作机制,坚持督政督学相结合,引导全社会树立全面的教育质量观,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营造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我们将以党的十八大和上海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切实落实奉贤区“十二五”发展规划,办好每一所学校。不断推进我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每一位孩子享受家门口的优质教育,为上海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不懈努力。 [ 内容推荐 ] [ 邮件订阅 ] [ 错误报告 ] [ 短信服务 ] [ 打印 ] 相关新闻 2014年奉贤区第一次教师招聘面试通知 2013年9月至14年1月奉贤区基层学校网络运行情况每月总结上交情况汇总表 奉贤区学校直饮水水质监测合同 奉贤区奉城镇与杨浦区五角场镇举办文艺汇演 午马迎春 筑梦奉贤——奉贤区教育系统各基层单位举行2014年迎春联欢会 最近更新 展育秀风采 现汉字魅力 钱桥学校开展新春送温暖活动 利用共建资源 丰富学生假期 军民共建美好精神家园 红领巾手拉手送温暖——江海三小队员寒假社... 拒绝燃放烟花爆竹 清新环保喜贺新岁 2013年9月至14年1月奉贤区基层学校网络运行... 区教育局“‘爱向西行’暖冬募捐”后续报道 驻奉高炮五团部队官兵慰问实验小学贫困学生 实验小学慰问驻奉高炮五团共叙军民鱼水情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英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内容推荐 | 错误报告 上海市奉贤区教育局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4954号 沪教26-20100024 地址: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古华路758号 邮编:20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