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FenBan.Net首页

BianBan.Net完美定义智能分班软件标杆

关于均衡编班的搜索

课改跋涉_红河谷_新浪博客 加载中… 红河谷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m0194789 [订阅][手机订阅] 首页 博文目录 图片 关于我 个人资料 红河谷 Qing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354 博客访问:8,055 关注人气:21 天天美食 精彩图文 相关博文 更多>> 推荐博文 2014年海淀期末初三物理试卷 学而思中考研究中心 2014年海淀期末初三数学试卷 学而思中考研究中心 2014年海淀期末初三化学试卷 学而思中考研究中心 2014年西城期末初三数学试卷 学而思中考研究中心 2013-2014年海淀区初三 学而思中考研究中心 干货分享:应该如何规划SAT的 吴雨浓 查看更多>> 谁看过这篇博文 加载中… 正文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课改跋涉 (2010-10-20 11:05:11)转载▼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随笔 目录: 1、课改跋涉八无模之模 2、 课改跋涉七壕堑巷战 3、社会三棱镜 4、第四届教育家大会有感 5、课改跋涉六慢班起飞 6、自行车“失”而复得 7、课改跋涉五 “返祖”现象 8、微雨太极 9、课改跋涉四课堂探究 10、呼 唤课改跋涉三 学生复习 11、课改跋涉二两次高潮 12、课改跋涉一 课堂五彩 13、花甲鸟瞰 14、校长竞聘会有感 15、伟大 16、由魏书生报告看焦作教育 17、美好的回忆 18、于丹演讲 19、特大喜讯 20、初识《残荷听雨》 21、孩子明显长大了 22、转载:网友挑肥拣瘦《让应试教育来得更猛烈些》? 23、为何要写十三中的那篇文章(十三中听课有感) 24、评《教育,想说爱你不容易》 25、周所长退休有感 26、新教育的旗手——常丽华 27、中国当代教育的陶行知----朱永新 28、《爱弥儿》读后记 29、读阿丙杂文有感 30、幸福的满足 十三中听课有感退休记 课改跋涉八 无模之模 一节语文课。 教师先给学生推荐一篇本班学生写的随笔,并读给大家听,当然没有提这位学生的名字。 那篇随笔记述的是本周一节自习课的情况,大意是说:已经上课几分钟了,班里纪律紊乱,一会儿,声音渐渐小了。一会声音又大了起来,一会儿,声音又小了一阵子。到快下课时说话声音又大了起来。 接下来是该学生对这节课的评价:我们作为学生,学习是自己的事,不能有老师在场和老师不在场不一样。要自觉遵守纪律,要自觉学习,不能靠老师看守和监督。 随后语文教师对这篇随笔进行了评述,指出了这篇随笔写的好,真情实感,很感动人,认识到、并号召大家要加强纪律性,学习要自觉主动。 这位语文教师,很善于发现和挖掘课程资源,利用学生的随笔,很巧妙地进行了语文教学,并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由于文章是本班学生写的,就在自己的身边,不是一般崇高伟大可望不可及的名家巨擘,所以更亲切,更有感染力,这无论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和思想教育都会产生一般课文所不能起到的作用。更为可贵的是,这位教师并不是班主任。 然后教师给学生宣读了一个关于参加全国“冰心”作文及朗诵比赛的通知,该活动旨在号召全国的中小学生踊跃参加作文及朗诵比赛,奖项的确诱人:分年龄段设奖,而且有集体奖和个人奖;明年奥运会前夕,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进行决赛,而且参加决赛的选手可以享受免费参加的待遇。加上教师鼓动性的语言渲染,一时全班群情激奋,热火朝天。 先不说这班学生是否有人真能如愿以尝到北京参加决赛,就这样活动本身就是一次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大好机会,就是一次极好的历练学生写作的极好机会和过程。一般的教师,看到这样的通知,可能不以为意,或不会下这么大的功夫,以至这么好的一次课程资源被白白浪费。这个通知的贯彻,几乎占用了一半的课堂时间,其实,这还是很值的:有什么比能激发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重要的事情呢? 课堂的第三个环节:朗读并背写郦道元的《三峡》。开始,学生只会背诵,写的不好,后来学生准备了几分钟,再背写,情况就好多了。 该教师开放意识很好,第一遍背写效果不佳,接受听课教师意见,让学生作了一下准备,与学生为善,学生愉快并轻松地完成了背诵任务。 这是一节语文随堂课,甚至是一节随意课。但效果怎么样?无模之模,是为至模。当然,有模无模只是相对,而非绝对。无模到有模,是一进步,再到无模之模的高境界。显然,此无模非彼无模,乃对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的纯熟掌握和有机运用,博采众长再到创新,此乃教学必然王国对自由王国的迈进,乃教学的又一次精妙升华。 课改跋涉七 壕堑巷战 现时的班级座位,带有明显的应试教育印记:一般二、三排位置最好,为“共和国卫队”,为最精华、最有升学希望的学生;第一排,则稍次之,为“地方兵团”;四、五排以后,则为“民团”,为最荒漠寒冷的“西伯利亚”,为最倒腾、最不安分的学生。教师这样做也有一番貌似有理的说辞:差生边缘化,有利于优生学习。 说实话,目前这样的教育环境,还真的不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哪有这样明目张胆的歧视? 新课改、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建立学习共同体,要求发挥小组协作学习的优势,就要分组。由于根本指导思想不同,一个面向少数,一个面向全体,自然分组,显然对“民团”不利,这样教师就得做座位调整。 拉郎配?不行,你调去的他们不一定喜欢,不一定合得来。那就发扬民主,让他们在全班内招聘组长,如有困难,再由老师帮忙,做工作。反正有一条,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必须真正对学生、尤其对差生充满了爱,从真正爱护、关爱他们入手,而不是只口头上说说,作一下官样文章。 事实证明,差生不差,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有的,甚至还很强,还是容易被激发的,只是由于教育上的原因,可以说,完全是因为人为原因造成的,完全是应试教育造成的恶果。当然,差生转变的过程也是充满艰苦和辛劳的,但收获肯定也是幸福和欣慰的。魏书生说看到差生的进步比看到好生的进步还要高兴,这是真的,但只有有这样经历的教师才可能有这样的体会。 班级是教育的最基本单元,班级教学没有变化,一切的教育改革,都不过是自欺欺人的空谈。一句话,战斗的最终胜利,要靠壕堑巷战的反复拉锯争夺解决。 社会三棱镜 路 人一出门,就要走路。 过去的马村,就像进了一个死胡洞,往西,就一条窄窄的小水泥斜路通向市内;往北,往东,都是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旮旮瘩瘩,高低不平,冬季下雪,那路冻的光滑琉璃,骑自行车下乡,胆颤心惊,一不小心就要跌到,重重的、结结实实的给摔一下。往南,则要迂回一个大弯,才能上到公路上去。 而现在马村的水泥大道,宽阔、平整、四通八达,晚上更是街灯如霞,车水马龙,十分通畅便利。 超市 马村区相距不远,有两个超市,超市物品全,晚上下班族可以方便地购物。而且,两个超市就存在竞争,竞争的结果是群众受益。 厕所 厕所,人类重要的地方。 厕所,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 过去的马村,城乡结合部,污水流淌,垃圾成堆,蚊虫孳生,臭气熏人,卫生状况糟糕。 焦作市开展创建全国卫生城市以来,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卫生状况有了明显改观。 现在的马村有了水冲式厕所,而且有专人管理。马村区新建的公园旁边新修的厕所,不但可以水冲,而且还有净手的面盆,广大群众无不交口夸赞,政府为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 道路、购物、厕所这些事虽小,但都关乎百姓的民生利益,反映出社会的进步,社会的文明,确是社会和谐建构的一大亮点和风景。 第四届教育家大会有感 2007年11月10日至12日,第四届教育家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开幕式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举行。主席台上就坐的有政协副主席万国权等领导,有四位中科院院士,足见其含金量的份量。 通观整个大会,的确聚集了一大批热心教育、献身教育的热血人士,既有理论高层,也有一线教师,既有政府要员,也有民间人士,既有学界元老,也有企业文化新秀,800人济济一堂,共议国家的教育大事,倒也颇为隆重热烈。 这次大会,我的感觉是,物有所值,不虚此行。三天会议,既有综合报告,也有专题报告,更秉互动交流。专家报告限时,简练叠彩纷呈,互动讨论交流,更是你争我抢,场面感人。 整个大会,没有空洞的学术演讲,都是切中时弊的精辟论述。有宏观,有微观,有高等教育,有基础教育,有企业办学,有民间办学,不论哪个层面,无不都以十七大精神为指针,为创建我国的新教育呼唤,为我国产生更多的教育家呼唤,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呼唤,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呼唤。颇令笔者意外,其实也在意料之中的是,不论那位发言,几乎都对基础教育给予了充分的注意和关照。这其实一点也不奇怪: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坚实的基础教育,没有坚实的素质教育,没有可持续的创新教育,国家的兴旺,民族的振兴,都不过是一句空话。 这次大会的最大特点是惜时如金:专家报告除王文湛司长为一个小时另40分钟外,余者为1小时、50分钟、10分钟等几个层次,所以专家报告多是提纲携领,警句叠出。 著名教育家、中科院院士杨福家教授在开幕式上作专题发言,限于笔者笔记,难免多有遗漏,望读者鉴谅。 笔者认为,若韦唯、毛阿敏等大牌歌星出场费2万的话,那杨教授报告的价值至少要10万以上。因为,歌星影响的只是当场的平面受众,影响有限,而杨教授的报告受众乃近千名来至全国各地的地方教育领导、校长、教师,他们回去要影响的则是数不清的师生和大众。这样的影响更为立体、深远和厚重。 杨教授开场就批评了大会,指出让合影的代表等待的时间太久了,以后要守时,即获得了全体代表的欢迎。杨教授在报告中有一段是关于北大的事例,杨教授很风趣的说,来不及删除了。最后时间到,还有一个问题没讲完,杨教授即退场,后在大家的热烈请求下,又重新上场,讲完了最后一个问题。所有这一切都表明,这是一次真正的学术大会,是一次严肃的大会,是一次务实的大会。 参阅北京54中陈继红老师的记录资料,感谢陈老师。 主题:《高等教育面临的几个难题》求教与求共识/杨福家 杨教授报告虽说的是高等教育面临的几个难题,其实,上挂下联,论述的更多的仍然是我国的基础教育和国民素质的提高。 以下是杨教授报告要点: 温总理就如何办好大学有重要指示。 如何办好大学……;一流教育、一流实力、一流国家; 以色列:550万人口,资源匮乏,高科技农业强国;有七个世界一流的大学; 芬兰:诺基亚65年成立; 我国大学生2300万,入学率21﹪。 成就大,问题多。 中国过去20年的辉煌,空前未有的发展;十七大提出问题:资源、环境、不平衡、金融风险、民生、腐败,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我国高校在校学生…… 在复旦大学作六年校长:…… 中国是教育大国但不是教育强国。 九个难题: 难题一:今天的孩子不快活;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家长问孩子:今天考了多少分?一分定终身;应试教育使学生逃出校门……;丁肇中谈:好奇心是研究科学……;美国的五岁小孩在干什么?搭金木,拼图;一分定终身;好小学、好中学、好大学;高分落榜之痛;从国际比较谈创新性人才培养问题。 美国一年有7次高考机会,而且50﹪要作项目,25﹪帮助人,而且要有人推荐和面谈。 我们,除了考试,都可以造假的。 汤枚杰的成功……美国纽约时报报道文章……﹪ 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 进行高考改革试点工作; 胡总书书记欣赏耶鲁大学校训…… 难题二:关于诚信教育问题:有报道:教师教学生作假……值得深思?高校作弊屡禁不止;名牌大学学生充当高考枪手;我们的学生在国外作弊,丢脸呀。中国的学生在国外申请不到信用卡?说明什么?陶行知名言:…… 社会没有诚信,国家没有希望。 胡锦涛八荣八耻:…… 文汇报/虚实谈:保护知识产权:写文章。知识性产权意识越来越重要。 论语心得:没有引人的名字; 建议:建立个人诚信档案; 难题三:如何培养公民。纽曼、杜威论述如何培养市民。社会的好市民,美国的培养目标:培养社会的好市民。 王岐山举例:中国人挤人死人事件;美国的911事件; 国外大学自觉右行,中国人视而不见;心中没有别人,只有自己。德国人为什么在红灯前不穿马路;多少双儿童的眼睛在看着? 公民意识:公民姓公,心中有公,学做真人; 建议:义务教育的主要任务:教学生如何做人 难题四:如何办好大学。我国大学生2300万,世界第一,入学率超过21﹪。在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时,结构未及时调整;乐队不是只靠一两个乐器来演奏美妙动听的音乐的; 美国的高等院校结构:…… 难题五:消除学位崇拜。社会是有分工的; 举例:上海师傅不见了,高级技师月薪6000元;难寻。 温家宝对青少年的希望……;社会需求必然是各种各样,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建议六:加大工资改革力度。 难题六:高校自嚗巨债。要独立思考,加强人文修养人才培养。不同的人站不同的岗;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生在英国;工业革命的核心人物是工匠后代……;中国哪些大学的大楼是节能的? 闾丘露薇:……大学应是安静、不喧哗的地方;要保护一种精神、一种美德; 要增长智慧,不仅仅是知识; 世界名校高明在哪里?人文修养教育功能;消除不平等才是人类的最大的成就; 难题七:如何办好大学,文化内涵,美丽的心灵,普林斯顿大学。怎么提高质量?有形资产、人力资源、文化内涵;大爱:学会做人……爱师爱生;思想胜于权威,求是崇真; 美丽的心灵,软特色,具有文化内涵; 关注班额数量; 上次见导师是多久的事; 中国教师的困惑:退休之后有后顾之忧; 难题八:时间到了,不讲了。教育公平问题:穷人教育学;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石; 难题九:体制问题; 校长负责制,民主办学,有教无类; 教育家办学:国家兴衰在教育,教育好坏关键在人,在教师,只关注脚下是没有希望的,要关注天空;使命感、热情、意志、信任。 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选拔人才,点燃火种,文化内涵,结构,…… 课改跋涉六 慢班起飞 快慢班,应试教育的一景,想象在不远的将来,会成为历史的名词的。 问题是现在,既然快慢班存在,就要研究解决的办法。 新课改如何解决快慢班的问题?不能回避,而要积极应对。 用构建学习共同体的三步教学模式进行新课改课堂教学两个月来,所有参试班级的变化颇为显著:学生自学能力有了较明显的提高,小组协作意识正在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正在养成,和而不同,各班都各具一定特色。这表明,三步教学模式已经落地生根,而似乎慢班的变化还更明显些。 所谓木桶效应是说,整体效应像一只木桶,决定的是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所以我们在实验是对慢班也格外留意。 慢班一般后面几排学生,尤其是最后一排,那就更是最荒凉的“西伯利亚”:没课本,没作业,看课外书,听MP3,照镜子,打闹...... 进行分组协作学习,教师有时间来关注这些“荒凉地带”:没书?发有自学提纲。不学?就督促。不会?就给你讲。不怕反复,用爱的烈火来温暖学生冷漠的心灵,用爱的激情来唤起学生沉睡的思维,用爱的海浪来反复冲刷学生蒙垢的体魄。 事情还就是有些出人意料,慢班学生的变化甚至就是比快班还要快,对新理念的适应能力比快班还要快。自学、协作、展示,都渐成习惯,风气为之一振,后边排原先的那些顽劣表现虽谈不上绝迹,但也大为收敛,几乎不见,几乎被遗忘,反而平时调皮捣蛋的孩子似乎更有爱提问题的天性,还更普遍的勤学好问,而且有一个学生还说自己有一个发明:发明了一个“用加减法代替乘法的方法”,先不说他这个方法科学不科学,就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称赞一把? 慢班起飞,标志着我们的新课改,真正的起飞了! 自行车“失”而复得 退休了,反而更忙,全在自己。因为退休了,干的全是自己喜欢的教研工作。原来有些较为轻松的跑龙套和应付性的工作没有了,所以反而更忙。 到分校办事,自行车就停在学校门口。办完事后,急忙乘公交车到市内上班。 在通往市内的车上,忽然想起车子停在了区公安分局附近的公交车站牌处,想让同事帮忙搬到分局大门内,也好安全些。由于车上信号不好,打算到单位再告知同事一声。想是这样想,谁知到工作单位后,忙了一天,早把这事忘的一干二净,一直到返回的车上,才想起自行车的事,别提心里多着急:车子是个大架半旧凤凰,要说不值几个钱,关键是这辆车风里来雨里去,跟随自己下乡多年,是自己的好伙伴,感情颇深,平时不觉得,一旦要失去,真的心里挺着急和难受。 自行车分明记得就放在了区公安分局附近公交车站牌处,这里距分校间隔一条路口,不太远,也就300米的样子。 看看公交车就要到区公安分局了,远远望见,站牌附近的小树林边有一辆半旧的自行车,不由得喜出望外,感谢上天,车子没丢!那知近前一看,大失所望:不是自己的!好生懊恼! 于是,赶忙询问分局门岗及站牌附近摩的的,都说没见,可真急死人!内中有人猜测说,是否因车子放的不是地方,被城管大队的拉走了。于是,唯一的希望,就寄托在明天去找城管大队了。 忽又想起,到分校办事时有一件东西忘在了学校门岗了,于是就急忙又到分校找东西。 那知到分校门口一看,意外惊喜:自行车就停在分校门口!原来车子就没动,是自己步行到那边站牌上车到市内的,由于紧张,记成骑车子过去了,而且还一直很坚定地这么认为的。当然,门岗里的东西还在。 自行车“失”而复得,真是高兴! 真是离奇:要没有记起遗忘在分校门岗的东西,哪会发现自行车?由此想到,记忆、遗忘,自信、犹豫,坚定、动摇,有时还就是不好简单地分出优劣好歹来。 课改跋涉五 “返祖”现象 课改进行一段时间后,开始的新鲜感慢慢褪去,渐渐地有些学生对主动学习不太适应的问题显露了出来,尤其是程度较差的班的学生:他们习惯于老师讲、自己听,认为这样学习省力,让自己主动动脑筋学习费力。而且还有一个颇为有力的理由:都初三了,这样自主学习不如听老师讲效率高,学习习惯的养成从初一开始比较好,我们来不及了等等。 学生的意见反映到了领导那里,校长认为,这正说明改革革到了点子上,触及到了本质,校长向有关方面作了解释,大力支持教改。 当然,领导作了解释和支持是不错,但我们课题组还是要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拿出具体解决的办法。 我们认为,产生这样的问题当然有学生习惯于灌输式教学的原因,但主要的还是与我们操作上的不当有关。主要是本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较难,可我们编制的学习提纲没有很好地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反而过难、过高。而且,班级不同,学生情况有别,自学提纲也应当有所不同。另外在展示环节,也不太灵活。 于是我们从坚定新课改的信心方面对学生进行了教育,重申“渔”、“鱼”的道理,又在提纲的编制上降低了难度,并分段展示,终于使学生顺利度过了难关,学生重新恢复了信心和兴趣。 以上课改出现的“返祖”现象说明,课改方向是正确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只要我们认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改是能够克服困难,胜利前进的。 微雨太极 清晨微雨,关系不大,照常晨练。跑了两千米,然后在广场上打太极拳。 老架76式陈式太极拳,正统,经典,虽然打的不是那么标准,但目的是为了锻炼身体,不是为了参加表演,“认认真真走过程”,认认真真完成每个动作,能起到锻炼的目的就行了。当然,广场上早起晨练的人很多,不乏高手,不时也有人热心指点一二,那还是很乐意接受的。 由于微雨,空旷的广场上空无一人。静,静,除了静还是静,真好,真好,难得的安静。心灵的净化,思维的积淀,情绪的歇息,身心的调理,无疑都到了一个平时难以企及的境界。而且,微雨蒙蒙,雾里看花,倒也别有一番景致。百米外就是公路,但闻喇叭声,不见车踪影。稍远处树影婆娑,影影绰绰,白衣一袭,有一人在扎马步,那架势真是硬朗,都好半天了,依然丝纹不动。近前,则几株女真肃然为伴。 两趟拳打下来,约20分钟的光景,起身收敛,准备返回。再看那人的马步,依然丝纹不动。于是我向东走去,那知过了两棵树,才看清了,原来那不是什么人在蹲马步,而是广场台阶一边的白色瓷砖造成的错觉。怪不得,那人的马步蹲的那么硬,那肯定硬,就是一动也不动,不可能动,一点也不可能动,要动一点点都奇怪了。 美妙,曼妙,奇妙的微雨太极。 课改跋涉四 课堂探究 一、学生自学教师编制的自学提纲,看能会多少,约十分钟。 自学提纲,即学案,学生课堂学习的方案。学案的编制最能体现教师的水平,起点要低,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将要学的新知由浅到深,像平缓的梯子一样,有深度的概念要多设几个过度支架,编成自学提纲,以便于学生顺利自我建构知识为宗旨和高水准。 学案的编制,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主要要防止过深和追求“一步到位”,盲目向中招靠拢,忽视新授课和复习课的区别,忽视知识掌握的层次性。二是要注意知识体系的逻辑性,以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流畅性。三是自学一般不要讨论,要静,以利于学生思维的深入、留白、顿悟和反转。 二、小组讨论协作学习,解决自学不会的,约十分钟。 小组,以前后四人为宜。讨论声音要小,以不影响邻组为宜。 一、二程序不宜颠倒,没有深思熟虑的讨论,必然沦为热热闹闹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 小组协作学习,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个体智慧,群体共享”,得以彰显协作学习的优势,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特征。但学习小组要精心组织和培育,并非一经宣布立马就会有效运转。学习小组的建设,至少要有自定组名,“民选”组长,大家共议共同遵守的制度及简单分工等。小组协作学习,对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协作精神,价值观,有重要意义。 三、全班展示汇报交流,约十分钟。 全班展示汇报,可让学生上讲台面对全班汇报学习提纲情况。教师作“助教”和顾问。这样的汇报,有其独到的价值:在建构知识的同时,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也达到了历炼和渗透。 这三个环节,要预先教给学生,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样实行起来自然并不生硬,无须机械调空。假以时日,抵达训练有素,有机过度,平和自然,错落有致,和谐顺畅,一气呵成的境界,实践证明,并非不能。 以上为学案的主体。其实,学科不同,在开始之前,一般还要有情景的创设与连贯。可导语新课意义主旨,可实验激趣,可语言、模像、实物直观等,以创设、预热情景,且情景贯穿始终,有助消解学习障碍和知识的意义建构。 教师的作用:顾问、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平等的首席,学生的朋友、伙伴。重心转移,研究学情,精心编制学案。学生自学、讨论阶段,巡回辅导,优生点拨,差生辅导,重在差生辅导。组织展示汇报,适时引导升华,服务学生的知识意义建构。 最大的阻力,来自于教师观念的转变:无论优生差生,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要相信学生的创新,要放开学生的手脚。实践将会给你许多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呼 唤 新课改步履艰难但充满魅力,发起成立课改共同体,呼唤有志新课改的同行参加! 一、宗旨 推动、研究、交流课堂教学如何落实新课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如何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 二、组织性质 1、纯民间组织。 2、纯学术性 3、无金钱瓜葛。 4、自发性、草根性。 三、活动形式 网上交流,课堂听课互访。 网上交流,博客、QQ、E-mail、电话、教育在线论坛等。课堂听课互访,随自己方便,随时交流。 四、参加人员 1、一线教师、教研员、校长。 2、凡有志新课改的人员。 3、闲聊、无聊、低级、庸俗者谢绝参加。 五、联系方式 http://m194789.blog.tom.com QQ:583269110 E-mail:mfy1234@126.com 0391-2218160 课改跋涉三 学生复习 复习两节内容。 学生先自我总结。先各自回忆看这两节都学了什么重要内容,写在本子上,回忆不起来的可以看书。学生都在认真回忆、看书,梳理,摘抄这两节的要点内容。虽然有的学生写的慢些,也不算完整,但这毕竟是他自己掌握或是印象较深的知识。 然后小组交流。分组,各自宣读自己总结知识学习的情况,互相交流这两节课学习的知识。通过交流,重点、难点逐步清晰,知识体系逐渐系统完善。小组交流,大家发言颇为热烈。 全班展示。分组上台发言,汇报自己知识总结建构的情况。在上台发言时,有的学生口齿伶俐,声音洪亮,正确的大家通过,不正确的大家随时指出。也有的展示发言较为羞涩,语言表达不准。但这不要紧,能上台发言,就是锻炼和进步。上台发言,需要板书的就板书,老师则站在一旁当顾问和助教,话语不多,只是指出一些大家都不易解决的难点和易混点。 在学生自学、讨论的时候,老师则巡回辅导,优生点拨,学习困难学生重点辅导,真正体现了面向全体,一时老师颇为忙活,当然老师也很高兴。 这节复习课效果较好,当然,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决不是短期所能形成的,尚需长期努力。 反观常规教师串讲式复习,烫剩饭,一刀切,被动听,学生兴趣往往不高,如何提高复习效率,我们继续跋涉。 课改跋涉二 两次高潮 课堂上改试卷:上课后老师将卷子发给学习小组,轮换批改。要求小组上报要写明组号、组名、组长、成绩。 有学生站起来向某学生打招呼:“手下留情!” 四人共同改四张卷子,一时人头攒动,人声鼎沸,批改开始。有不清楚的,有疑义的,就互相讨论,互相争执,再不行就请教老师,一时呼声此起彼伏,老师颇为应接不暇。看到学生学习这样的投入,看到这样的学习高潮,真是很令人感动。 批改结束,组长签名,再把卷子发给本组,由本人审看,本组复查,看改的是否合适。一时又出现第二次学习高潮。笔者亲见一份试卷,开始蓝笔写的14分,后来红笔改成10分,凡改动的必须有组长签字,一份试卷最后由两位组长签字,好像中招改卷似的。 卷子课下收上来老师再检查。 常规批改卷子,是教师的一项颇为繁重的工作,费事费力,反馈不及时,效果也不太好。这样课堂小组协作改试卷,及时、互动,是一次深化的再学习,效果也较好。 为教师的改革创新叫好,哪怕是一星一点的改革创新也好! 课改跋涉一 课堂五彩 “好处让给别人” 分组学习。问题讨论出结果。由于印刷失误,本来一人一张的练习题成了两人一张。学生甲乙互相推让,都不肯动笔写。教师问学生甲说:“你认为动笔写对自己学习是有好处还是没好处?”甲答道:“有好处,我好处让给别人。” “自封纪律委员” 纪律涣散,是慢班的普遍现象。有时实在不象话了,会有一些学生主动维持纪律,不时的出现一声断喝:“都别说话了!”竟成为慢班的一道风景。有一个学生表现的十分强眼,很像一个纪律委员:原来是自封的,没有正式任命,因为一旦正式任命,他便较为“专业”,来回走动管理别人,有时动作幅度免不了较大。这样自封的好象还不错。 “积极上台发言” 不管好生差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差生似乎还要强。老师鼓励一学生上台发言。那学生踊跃上台后问老师:“让我说什么?” “差点将倒老将” 教室后边的学生,虽学习一般都不太好,但普遍比较活跃。开始讨论,一学生指着练习册上的一道题问我:两瓶氧气,火柴,酒精灯。用实验证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某虽从事教学研究,但偏重教法教改,接触具体练习题不太多,一时拿不准,就对学生说,你们先作下面的题,待会儿再做这道题。随后我给了天平称量和充灌气球两种方法,均感到不妥。后猛然想起可用正倒放立分别点燃的方法,才算比较符合题意。呵!差一点“被将倒老将”,谁说差生不爱学习? “春风欲度玉门关” 学科进行“杜郎口旋风”改革月余,有学生在作文中反映说这方法不错,比单由老师讲好,已引起其它学科的关注,垂询效仿,“春风欲度玉门关”,课改曙光已闪现。 。 花甲鸟瞰 花甲退休,鸟瞰尘世,竟有另一番风景。 河汉星辰,红尘滚滚,熙熙利来,攘攘利去,权势反转,闪瞬变换,河东河西,可悲可叹。 就学校而论,晨钟暮鼓,铃声悠扬,周而复始,倒也不错,但继承为了创新,没有古人的创新,今日我们继何承谁?食堂大橱,尚知不断更新菜谱,以吸引顾客。的确,饭店酒楼,没有创新,必然萎缩关门,何况高雅的学府?我们往往埋怨学生如何如何学习没兴趣云云,可我们作教师的想来没有,我们每天的创新又有多少? 跳出教育圈外,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解脱和轻松之感:那些没有多大实际作用的形式化的计划、总结、评比、检查、督导、国检统统都不用再管了,可以一心一意地进行教学研究了,这是多么一件值得庆贺和高兴的事啊!看看同伴仍然在为这些没有多大必要的活动而奔忙,真是很替他们难受:多么美好的青春年华,多么宝贵的时间,多么宝贵的生命,都不得不花费在这些华而不实的事情上了,真是可悲和可怜! 当然,感谢领导,让我分管化学教研工作。从事化学教研,使我得以发挥专业所长,使之多年的化学教学经验得以概括和提升,能在化学教学的海洋里颇为自由的游泳,能对马村区化学教学的发展,做出了一些应做的工作和贡献,真是一件惬意的事啊!化学课题研究、校本教研,有一定特色。从事化学教研,使我有较多的外出学习的机会,广为学习外地先进的教学经验,尤其是参加新课改培训,有幸接触化学新课标制订组组长王祖浩和王磊,聆听了这些我国化学界精英们的报告和对化学新课标的诠释和解读,并和他们有的面对面对话,真是一种享受。 感谢领导,让我负责劳技和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工作。劳技课,中考不考,当今的校长都是绝顶聪明和灵光的,学校劳技课的开设困难很大。那时,领导让我到洛阳开会,才知道领导还是很重视自己,把别人认为困难的工作交给了自己。从劳技发展到现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由于领导的支持和教师们的努力,马村区的工作还算比较先进或突出的。尤其值得庆幸的是,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改的一大亮点和突破点,国家还是很重视的。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培训会上,多次聆听了综合实践活动课题负责人郭元祥、崔允漷教授高屋建瓴的演讲,并和他们合影和当面交流,使我们眼界大开。对新课改理念的确立,甚至综合实践活动的培训起了关键的作用。真感谢综合实践活动课了!我们真是幸福! 感谢领导,让我负责马村区的教科研工作。和常规的教研相比,教科研工作更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也有更大的困难和未知,而我好象就不是个多安分守己的人,喜欢冒险和创新,不喜欢平坦,喜欢困难,所以和自己的性格很是适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下,马村区的教科研工作同样是先进也可以说是突出的。深感幸运的是,因为从事教科研工作,有了多次接触聆听魏书生、李镇西、朱永新、傅东缨、李金池、李元昌、冯恩洪、于丹等名家巨擘的报告和演讲,自是荡涤肺腑,澄澈心灵,气韵升华,享用无穷。 真的好好感谢领导,交给自己这么重要和丰富的工作,也使自己的阅历和能力有所提高。特别是教科研能力,校本教研能力,有一定或说较大提高。 退休真好,天马行空,无所羁绊,可以从事自己非常喜爱的教科研、尤其是校本教研的工作。可以好好集中精力和时间研究如何落实新课改,好好研究如何落实新课改的课堂教学,好好研究如何落实杜郎口旋风,好好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这,都是极为重要和现实、极具诱惑力和魅力的!而且,这样的曙光似乎就在前面不远的地方,这样的曙光似乎不但可望也是可及的! 是的,也是的,也真是的,别人能办到的,为什么我们不能办到?是的,也是的,也真是的,别人不能办到的,为什么我们就非得也一定不能办到? 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达到! 因为,花甲之年,退休之际,改革大潮正涌,挂帆济海入时,似乎自己也感到对教育好象刚刚懂了一点点,一切好象刚刚开始,一切都是新的,真正的工作不过是才刚刚开始,以前更多的是黑暗中的摸索和试行。现在好象稍微聪明和塌实了一点点。 校长竞聘会有感 2005年9月25日星期天,马村区举行实验学校校长和区幼儿园院长竞聘会,分上午和下午两个专场,地点分别在区礼堂和教育局会议室。竞聘内容有两项:应聘演讲和现场答辩。 整个竞聘会热烈隆重。竞聘校长在马村区是件新鲜事,上午的实验学校校长竞聘会,由区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教育局主持,专家和群众现场打分。全区中小学校级领导悉数与会,实验学校全体教师参加,数百人济济一堂,形势甚是壮观。选手们演讲慷慨激昂,答辩沉着冷静,现场时儿急风暴雨、掌声阵阵,时儿莺语底滑、声屏气息,整个会场紧张激烈,井然有序。上午六号选手的表现颇为精彩,下午一号男士力拔头筹。竞聘选手积极踊跃,精神饱满,有在职校长和学校中层领导,有教师和教育局干部。竞聘实验学校校长的有七名选手,竞聘幼儿园院长的有四名选手,其中竟还有一位男性。 透过热烈隆重的竞聘现场背后,也有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是选手们有备的演讲较为精彩,而现场答辩则较为窘迫,选手们的理论水平及应变能力有待提高。实验学校校长竞聘现场答辩的五道题为:1、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然后才是行政的领导,谈一下你的看法。2、谈一下你对校长负责制的看法。3、从教与学两方面谈一下你是如何理解与实施常规教学的。4、谈一下你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看法。5、一住校生请假离校,在网吧被打,家长告上法庭,校长应如何应对。可以说,这五道题从理论到实践,从传统到发展,题目出的有深度、有梯度,较为全面,不偏不怪,对一个校长来说,不算苛求,是一个校长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可就是这么几道题目,不少选手茫然。对于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校长治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然后才是行政领导的著名思想不甚了了,无从谈起。对校长负责制的看法说不出个所以然。对常规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不能从继承发展和情景教学的理论上进行回答,对学生网吧事件的处理不能从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教育和法制、德育层面进行分析,显出选手理论水平、政策水平、治校策略较为贫乏。这或许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马村区教育长期来不能有一个大的突破的一个原因。 二是尽管选手们有备的演讲较为精彩,但尚缺乏针对性,显得有些空洞。对实验学校校长和区幼儿园院长的竞聘,应有对实验学校和区幼儿园现状的深刻分析,才能应有所对,谈有所指,但选手们是乎对此没有涉及,只谈些自己的优势及办学办园设想,显得无的放矢,虽然热烈,但较空洞。 三是有些选手的演讲辞雷同。下午幼儿园院长竞聘,2号、3号选手的演讲辞像从一个网站上下载的,缺乏个性。 四是某些答辩题时代感较弱,幼儿园院长竞聘答辩题理论性欠缺,暗示性太强,太直白。这四道题为:1、谈一下你对幼儿教育重要性的认识。2、谈一下你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看法。3、谈一下你对幼儿园安全管理的认识。4、一孩偶有小错,教师问还敢不敢了,孩子战战兢兢答“还敢”,教师即咆哮如雷,你认为该如何办,谈一下你的看法。 这次校长竞聘会整体是成功的,尽管有这样那样一些不足和遗憾。竞争出活力,竞聘出效益,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改革开放是一条充满阳光的希望大道。这次校长竞聘,是一面镜子,使我们明确了以后前进的方向;这次校长竞聘,给马村区教育吹进了一股新风,使人耳目一新,心情振奋。她的意义在于:坚冰已经打破,航向已经指明,没有人会怀疑,马村区教育春天的到来。 伟大 国庆长假 一位女教师把近400份卷子装在包里带回家。 “你这是干啥?” “改卷子!” “真辛苦!” “不辛苦!” “要在平时,这些卷子今天考完,明天出成绩,那晚上还得通宵呐!” “家里还有一大堆衣服等着呢!” 星期六 “孩子下午参加舞蹈培训,我就在外边等候。到时间接孩子回去。” 星期天 “孩子上午参加朗读与演讲培训。” “那孩子参加这样的培训,是你安排的?” “不!是孩子的兴趣!” 孩子有兴趣参加,孩子的特长和个性得到发展和张扬,真好! 女教师手里托起的是祖国未来希望的太阳! 孩子幸福! 母亲辛苦! 又要工作,又要照看孩子,又要打理家务! 人生转瞬,流星过空,绚丽多彩,张弛有道。 为工作,假日搭进;为孩子,假日搭进。本该拥有的奉献了,本该享有的牺牲了! 女教师真辛苦! 母亲真辛苦! 母亲真伟大! 母亲,美丽俏靓的容颜,在不知不觉中消逝和转移。 孩子在一天一天的勃发和成长。 祖国在一天一天的繁荣和强大。 母亲伟大! 母亲真伟大! 由魏书生报告看焦作教育 10月4日,在焦作市体育馆,我市教师代表数千人又一次聆听了我国当代苏霍姆林斯基式的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的一场精彩报告,真是震撼人心,获益匪浅!报告会结束时持久不息的掌声,说明了一切! 魏书生多次来焦作讲学和作课,大家并不陌生,但每次听他的报告,总感到是那样的亲切和感人,是那样的具有永久的魅力。 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如陈年佳酿,愈陈愈醇,百饮不厌,愈饮愈感到韵味无穷。 越是大家,越谦虚,魏书生就是这样。 魏书生一再强调自己没有什么新东西,只是继承了我国教育的传统做法,做了大家都能做的事。 其实,魏书生继承了我国传统的教育理论,表面看起来“很土”,本质上看,却具有很先进的理念,和当今世界流行的先进教育理论不谋而合,异曲同工。 魏书生说我的教学一靠民主,二靠科学,这能说“土”?可以说再洋不过了! 靠民主,教学把启发式发挥到了极至!由解词、背景、理解、分析、朗读、背诵,无不都在老师步步的启发下,完全由学生完成,老师几乎什么也没讲。在我国的宝岛台湾讲课,极为成功,学生评价说,“魏老师最懒”,因为魏老师几乎什么也没讲;但“懒老师培养出了勤学生”!因为学生的能力达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高。正因为课堂效率高,魏的学生一年能学好两年的功课,学生才有大量的时间阅读古今中外名著,成十部的名著。 而且,令人惊奇的是,魏能用低年级学生讲高年级的课大获成功!上次,同样在焦作体育馆,魏用初中学生讲高中语文课大获成功;下课了,学生依然恋恋不舍,不肯离去的场景,我们都还记忆犹新吧!而且,魏讲课从不让学生预先预习,玩花,加重学生负担,而是一开讲现打土现垒墙,完全是石磙打碾盘——石打石的真功夫!堂堂一校之长没有办公室,坚持在教室办公,理由是可以避开应接不暇的来访者、“长驻代表团”,利用公家的时间研究写作,干“私活”。魏坚持人本主义,反对加班,反对教师累倒在讲台上的所谓典型。 靠民主,管理实现了习惯养成和自动化。魏书生的班级管理,大事小事和学生商量,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班级管理实现了“自动化”。民主的本质是科学,是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服务学生,培养学生,真正实现了教书育人。 在魏书生教育思想的统帅下,魏书生过去教过的班级无论快班、慢班都成了先进班;魏书生当校长,学校成为先进学校;当局长,教育局工作同样出色。魏书生这样山南海北的讲学,所带班的学生学习照样不误,学校、教育局运转照样正常,这你不承认他的能耐和魅力不行!盘锦市教育质量连续多年稳居辽宁省前三位,另两个城市为省城沈阳和名城大连。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魏书生有以上显赫成就,却仍脚踩着教学一线的大地,深入教学,仍担着两个班的语文课和两个班的班主任,这和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极为相似。总之,魏书生靠民主和科学,成为我国当代的一位著名的教育家,研究魏书生教育思想已经成为一门学问,魏书生教育思想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的一个品牌和名牌。 魏书生提出做人要作到松、静、匀、乐。松,即身体要放松;静,要守住心灵的一方净土;匀,深呼吸,气息要匀;乐,乐观精神,但不是啊Q精神,而是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可惜,红尘滚滚,物欲横流,世界观和人生观已经愈来愈陌生,离我们已经愈来愈远了! 许多事,非不能,是不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魏书生对差生的方法,说方法其实是对学生的感情,更本质的是对素质教育的深刻理解和践行。对差生充满了爱和耐心,如对语文只考了8分的学生,不厌其烦的一次次的启发,终于使学生的成绩步步提高。再如,对写作文的辅导:从鼓励学生只写到校时间入手,到再加上个人介绍,再到个性描写,再到性格描写,再到描写教室的四面墙壁......一步步引导学生上路。如此,于我们到底是“不能”,还是“不为”? 均衡教育:新生集中在大操场,家长站在操场四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学生现场抽班、抽教师。诶呀!这魏书生想的法咋就这么好呢?这样的真民主,极大地解放了学生和教师的思想,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这样的均衡教育,群众咋能不三呼万岁呢?学生的积极性咋能不高呢?学校的教育质量咋能不高呢? 校长为教师服务,教师为学生服务,不是口号,而是实践,这样的理念看似平常,内涵却是深刻和先进。 新课改和魏书生的教育思想。魏书生一再强调新课改的新理念就是对我国传统教学的继承。 其实,魏书生真的非常了不起!魏书生初中毕业,也没出国留过学,魏书生的教育理论,完全是原生态、创新版,竟然和新课改的理论十分符合,真是不可思议!尽管魏书生很谦虚,不这样说。 当代建构主义理论大师美国的冯.格拉塞斯菲尔德对建构主义有很经典的表述:“知识不是被动吸收的,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相应的建构主义的课堂教学模式如支架式:情景、支架、自学、讨论、展示,简单来说,就是让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提纲(支架)、自学、讨论、汇报(展示),很好体现了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这和魏书生的启发引导学生自学本质上有啥两样? 要说区别,那就是建构主义理论性强,有多种模式,对世界教育的影响广泛;而魏书生的教育理论有中国特色,同样便于学习和推广,正在走向世界。 有人说,“魏书生好是好,就是学不了!”典型的无所作为论!是不能为,还是不愿为?要说洋理论抽象,不好学还情有可原,那魏书生土生土长,有中国特色的理论要再说不能学,如果不是懒惰和借口,那又能是什么? 再看看我们焦作的教育:均衡教育,骂声一片。素质教育,举步维艰。分校总校,热热闹闹。快班慢班,风光依然。应试教育,市长动员。政府蒙羞,祸害不浅。暑假补课,严重反弹。 去年11月18日,市委市政府高调表彰了当年的功勋校长、功勋教师,毛超峰市长在讲话中强调“要坚定不移地抓教育质量和升学率”。一市之长,竟然把“教育质量和升学率”混为一谈,竟然公开打出“要坚定不移地抓升学率”的大旗,为应试教育作伥,实在是匪夷所思和贻笑大方! 现在我们的教育,还在补课补课、应试应试的泥淖里挣扎,人家新课改已经大踏步地前进了,我们却依然是原地踏步,或原地打转转。难道我们的教育就是汤水不进,百法难医?我们的教育太“聪明”了,不信,你可以看看,一定又会有人出来说什么,“魏书生又来作秀”,“又来走穴捞钱”,“又来出风头了”等等。可惜,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世外已翻杨柳枝,我朝仍奏前朝曲。魏书生的理论和报告已经再一次证明了素质教育的无限生机,前途光明;但我们的教育,我们焦作的教育,何时才能真正翻开新的一页呢? 美好的回忆 9月3日下午,教研室同事在颐春食府饭店小坐,为自己退休送别。 教育局主管局长在座,大家热诚的话语,令我自己十分感动。 同事充分肯定了自己的工作,局长说,“你虽然退休了,精神却留下了。” 就这,有局长及同事们的这些话,我已经是非常的满足了! 同事送了个电饭锅作纪念,我感到很有意义。以后在自己作饭时就会想到愉快合作的同事,不会忘记大家,时刻想念大家。 教研室是个穷单位,以前加班,偶尔小坐,都是在卖废纸的收入中解决的。 但大家的工作都是尽职和优秀的。 想到经济这样困难,自己越发感到大家的盛情丰满和情深意长。唯一能做的就是要在退休以后的日子里,力所能及的仍为教育多做些工作。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志不已。”曹孟德的汉魏风骨,将是以后行动的大旗! 退休了,工作将翻开新的一页! 于丹演讲 9月29日上午,焦作市人文阅读拓展系列讲座在市体育馆举行,这次主讲的是于丹。于丹演讲,大气恢弘,感觉就是不同一般。 于丹,那么年轻,看样子也就40多不到50岁的样子。北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传媒系主任。百家讲坛以讲《论语》而名噪天下。 焦作市体育馆,数千名我市教师代表济济一堂。由于于丹的名头实在太大,与会的竟还有以铁书记为首的五大班子成员,足见声势之猛。 人文阅读素养拓展,旨在通过阅读名家经典,拓展教师人文素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我市开展的重大课题研究项目。 也可能,其实就是名人效应,开场前,会场人声较为嘈杂,但见于丹演讲一始,会场顿时肃然。 于丹演讲,重在结合论语解读,弘扬孔子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育人教化,意义深远。 于丹的教育理念现代时尚,比如给学生微笑,跟孩子们一起成长,永远面对18岁,让学生把我看成自己人。要自信,勇敢。首先勇敢地面对真实,人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很难分清,面对真实,光明磊落。 “ 最大的悲哀是用一个谎言去掩盖另一个谎言。”于教授讲的极为深刻!现代社会,物欲横流,诚信缺失,良知泯灭,道德危机,可悲的是,我们几乎就生活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 什么是朋友:只要你需要,他就站在你身后,给你依靠的那个人,生死可托的信人。谁都喜欢乐观的人。干事要对得起良心。好老师应该来自学生的认定。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小学要加强公益教育,中学要加强挫折教育。教育更重要的是教做人,教做事,教心态,教奉献。 孝顺,顺则为孝。无违,尊重父母,尊重他们的历史。尊重父母的传统唠叨,要能耐心地听,而不产生厌烦之情。最难的是给父母个好脸色。 警言妙语:山坡上开满了鲜花,但在牛羊眼里,那只是饲料。要让学生看见鲜花。 知识不重要,态度最重要,要乐观,积极,对世界信任。心是辽阔的,快乐的,幸福的。 教师是给天使缝补翅膀的人。 我们做什么人,老者安之,少着追之,朋友信之。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都说做不到,可见很难。 仁,恭,宽,信,礼,慧。 何谓仁,的确,以前很是陌生。对仁接触最多的还是在电影里,蒋总统对其高级将领似乎都有“不成功则成仁”的训示,给人的感觉,仁就是死亡,阴森可怖。但让于教授讲来,说文解字,“仁”,就是两个人,意思是两个人要和好,关系要和谐,为之仁,这么解释,富有人情味,通俗好懂,阳光一片。 其实,孔孟儒学,先秦诸子,学术繁荣;汉武以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渐次守旧;至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更趋枯槁;后打倒孔家店起,实属必然。自然,我们今天读孔,自是汲其精华,扬其糟粕。 于时下的教育,于教授谈了自己学生时代在北京四中读书的体会。那时没有加班加点的苦读书情况,高考前夕,依然在野外该怎么玩还怎么玩,那时的读书真是一种快乐与享受。而高考,四中的质量还是很高的。这充分证明,和谐全面发展,是教育发展的正确之路。和谐发展,正是我们现在学校所迫切需要的。的确,学校把什么都安排的满满的,学生那有时间读书? 于教授视野开阔,还谈了社会上的形象工程。因为要抢在某某日前完工,于是就出现了许多祸国殃民的豆腐渣工程。但不知于教授的这些讲话,能否给政府大员们一些清醒。 演讲原定一个半小时,临近演讲尾声,不断有人递上小纸条,都认为是观众提问,会后知道,不是观众提问,而是随从提示已超时多少多少分钟。 的确,于丹和以前的魏书生、肖川、李镇西、冯恩洪、钱梦龙诸位教育家有所不同:起居行止,有专门的运作班子,当然,这和于丹传媒专业有关,以解说论语扬名,于丹更是一位演讲家,纵横家。 笔者有意到二楼查看情况,但见声音依然清晰,整个会场悄然无杂,效果的确很好,演讲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会场花絮:笔者走到二楼转弯处,一老者忙起身给笔者让座,看样子老者年龄不在我之下,可能是我佩带的工作证起了作用。不管怎么说,我非常感谢这位老者,尊敬这位老者!构建和谐社会,就需要越来越多这样的人! 花絮二:局长进场受阻。由于于丹名头大,会议惊动了市委五大班子,会议安全保卫工作责任重大。开场前,教育局两位局长到会场视察,被挡在门外:保安人员严格纪律从事,所有车辆不许随意出入,时间不到,门岗不准进人,演绎了一出新版的“列宁和卫兵”。 特大喜讯 农历8月16日,在市内办事,突然接到夫人电话:“特大喜讯,今天到儿子的学校去,班主任英语老师说儿子长大了。语文老师也说儿子作文不用再催了,就是字还有点小。” “儿子长大了”,这里包含了多少班主任辛勤的操劳和心血!“作文不用再催了”,让老师哭笑不得的孩子回头了,老师咋能不高兴呢! 听到这个消息,我也喜欢的不得了! 大家可能感到很奇怪:就这点进步,就是特大喜讯?是的,对别的孩子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对我们儿子,就是特大喜讯!因为我们那儿子实在是太调皮了! 我们儿子,极为调皮:老师检查作业,他说忘在家了;家长询问,他又说在学校。刚发下的书也会丢!真气死人了!当老师的都知道,像这样的学生,当属差生或近乎差生无疑!儿子的任课教师都是熟悉的同行,都很负责,但时间久了,也好象有些渐渐地失去了耐心。我也好生疑惑:本人也是教师,想到别人的孩子可以教好,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反而没办法了?难道也像所谓“医不自治”一样,也有“师不自教”?为此,夫妻没少生气,夫人埋怨自己只顾工作,不管孩子了,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也不断到学校了解情况,“三堂会审”并不少,只是经常反复,有时甚至也用上小学的每日签字法,可始终效果不佳。到学校多了,听到的几乎都是令人失望的消息,自己也真的一筹莫展。不管怎么说,尽力而为吧,家校结合教育始终在进行。作文错别字多,在家就让孩子听写生字。但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尽管进步不大,好象也在慢慢起变化。以至到有今天这样“特大喜讯”的发生。 听到夫人的电话,真是喜出望外!立马决定慰劳老师,每位2斤月饼,由夫人即刻办理。后因中秋已过,月饼少了,就改为每人5斤橘子。鹅毛虽轻礼义重。当说道这事时,儿子说还有体育老师,儿子真是心细。听到老师对孩子的评价,儿子洋洋得意地说:“我说吧,你们还不信”,以证明自己很自信的! 这件事使我又一次感到,孩子不一定在什么时候要变化。教育就是个滴水穿石和潜移默化的过程,孩子的成长,需要过程,有时甚至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不要放弃,契而不舍,功到自然成! 恭贺儿子! 祝贺儿子! 庆贺儿子! 感谢儿子的老师! 深深地道一声:“您们辛苦了!” 向您们致敬! 几斤橘子,不过是将过补功:儿子太调皮,老师费的气肯定比别的孩子多。所以,区区几斤橘子,聊表家长的感激之情,聊补老师的功劳之情。其实,我很清楚,这样的将过补功不过是一种象征:老师对孩子的情意,老师对孩子终身成长的作用,老师对孩子的恩德,是用什么感谢也表达不完整和表达不出来的。 初识《残荷听雨》 网友残荷听雨,思维敏捷,谈吐文雅,不断在焦作信息港虚拟社区时事焦点和山阳杂谈上发表理性妙文。随有好感,甚至萌动想见一见其人的莫名其妙的想法。 有一次回复残荷听雨,为省事计,把“残荷听雨"简称"残荷"。不想此举颇令其嗔然,回言道:“名字代表着心境,残荷是受伤的消极的,可听雨是有趣的,积极的。虽残尤听啊!可以好好品味其中的意味。把残荷听雨简化成残荷,意境全无"。仔细回味,残荷听雨说的甚是有理,于是回言道歉。 是"心有灵犀一点通"还是"英雄所见略同"不清楚,于是我们又有了电话和QQ的交流。但毕竟网络、电话隔了一层,总感到蒙蒙龙龙,雾里看花,隔靴搔痒,这又何必?太不过瘾!正巧残荷听雨要来市里,于是有了市三维大酒店门前喷水池边的会见。 快到三维大酒店门前了,屏神静息,努力观察判断看那位像是残荷听雨。看看好象没发现什么异常。那就过去吧。水池边有一小女孩在玩水。 “你是….老师?" 咿!竟没看清从那儿飘然而至面前亭亭玉立一位美女,看来那就是残荷听雨! “是的、是的。"我忙答。 周围人群,熙熙攘攘,南来北往,秋风送爽,景色宜人,于是在那围栏边,我们开始了愉快亲切的交谈。时光过的好快,不知不觉已将四点,我们互相道别。回家后,又把残荷听雨空间内的许多东东看了看。 白天的交谈,也不知道都谈了些啥,反正感到时间过的很快。晚上通过空间内的内容,总算对残荷听雨有了一个比较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残荷听雨,典型靓女,长发披肩,苗条修长。讲课深得学生好评,作为一个非重点中学的老师,有这样的成绩,已经是相当的优秀和骄傲了。残荷听雨,事业家庭兼顾,干练豁达。QQ玩的很有水准。看空间里的内容,有教学心得,有师生交流,有同事侃天,有生活百态,有浑素杂陈,反正都极具生活情趣。原来身边琐事,记下来就这么有趣的!一鼓作气、一篇不拉的看完!尽管眼睛有点吃不消,酸疼酸疼的,但仍舍不得停下来。因为,实在太有趣。残荷听雨,网络意识挺鬼的,一直到吃饭期间才告诉了她姓什么。相比,我可没那么多的耐心。当然,网络是需要这样的警惕性的。 残荷听雨,人如其文,诗情画意,个性张扬,时代气息,充满活力,不枉尘世上走一程。 残荷听雨,雨在残荷上滑下,滴、滴,嗒、嗒,滴、滴,嗒、嗒…… 孩子明显长大了 九年级开始,感觉孩子明显长大了!无论身体还是心理。 一家三口,开始买一元钱四个烧饼就够,后来需要买六个,再后来八个。那天,两元买了八个烧饼,儿子一气吃了六个,我吃了一个,儿子本来还想再吃一个,想到还要给母亲留一个,就没再吃。 学习也比过去自觉了,做作业也比较自觉了,尽管是比较而言;不用再很催促了。 偶而也能洗洗自己的衣服什么的,当然也还是很初步的。开始有的甚至是从水里掂了一掂就捞了出来,自然,经过我们的教育,也还是有进步。 小玩具明显不大感兴趣了。电脑游戏也比较有节制了。 孩子也懂关心人了。那天,我不小心碰着了腿,不过是碰着了些皮,不多严重。孩子回家后看了看我的伤势,就问:“这事为什么不说”?我说,“已经给你妈说过了”。“给我妈说过了,为什么不给我说”?呵,孩子真是长大了,懂事了!知道关心父母了。事后我和他母亲都感到很高兴。 是的,孩子成长有规律,到一定年龄,会有相应的变化。当然,我们并不是要放弃教育,而是对孩子要有耐心,对孩子要始终充满着爱。 题:焦作:让应试教育来得更猛烈些? 楼主 发信人:挑肥拣瘦 (拒绝鸡蛋) | 发贴:201 | 经验值:741 | 给他(她)留言 发表时间:2006-11-19 12:51:53 回复 | 收藏 | 举报该贴 编者按:这篇文章虽为2006年所写,但笔者对问题的分析深刻,预见科学,读者自会感受到这些的。 还是《焦作日报》的那篇报道,其中介绍了实验中学崔燕老师的事迹,她所教的班今年中招有23人达到一中分数线。崔老师的经验总结是,习惯对于孩子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新生入校的第一天起崔老师就把习惯教育当做第一件事来抓,一年下来,好班风、好学风就会慢慢形成。首先要养成什么习惯呢?崔老师认为是“读书”。 崔燕老师总结到这里还是很好的,初中生的习惯养成关乎其一生的成长。但是接下来崔老师提出了一个令人担心的说法:要养成“进校就进班,进班就读书”的习惯。 “进校就进班”,这是什么样的学校?不提倡学生到学校里除教室以外的其他地方?没有操场球场没有课外活动的校园?没有生龙活虎的孩子身影的校园? “进班就读书”,所以报道中说“这个班教室是最安静的,孩子们不是埋头看书就是做作业,个个专心致志”,不提倡学生课间活动,不提倡学生中午休息,“学生的数学作业下午第一节前都完成了,晚上有较多的时间用于复习和预习”。 看来这个习惯教育实际上是教学生养成只会做题只会学习的习惯。 为了落实这种习惯教育,实验中学还提出班主任“四到位”,即“早晨学生进班老师到位,下午学生进班老师到位,课间操老师到位,下午活动课老师到位”。为此,班主任老师除了上课、开会就在班里办公。学生的一切活动尽收眼底。有的老师中午总是一碗面条草草将自己打发,他们许多人面庞缺乏营养充分和休息充足的红润。 为了落实这种习惯教育,刘领芹老师把家里的一切事务统统交给爱人,她自己全天候地投入到教学之中。她班的学生三年的数学成绩,基本上是一路领先,中考数学考试,全校前五名中,她教的学生就有四人!她的“秘密”武器是,教室里总有她的身影。 当应试教育成为一种习惯,而且成为一种社会、媒体大力推崇的“好习惯”,不能不让人感到悲哀! 当然,在全国上下“轰轰烈烈抓素质,扎扎实实搞应试”的大背景下,焦作教育想出淤泥而不染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媒体始终不渝地为“应试教育”呐喊助威,学校上下同声鼓吹“拼时间拼体力”的“县中模式”而没有任何质疑的声音,这在全国实在是罕见。 想想几年前,有些实验中学的老师还对十七中的所谓“只会做题”“死学死用功”嗤之以鼻,而今天,自己也不得不向它低头。实验中学借用知识型企业的管理理念,提出了学校的“零距离管理”,可惜食之不化,把心灵沟通的零距离变成了锻炼和活动的零时间,把原来“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经验变成了以“盯人”为本的僵化管理模式。 这应试教育的魔棒真是点“金”成“铁”!所谓的“零距离管理”是不是成了“十七中模式”的变种? 11月18日,市委市政府高调表彰了今年的功勋校长、功勋教师,毛超峰市长在讲话中强调“要坚定不移地抓教育质量和升学率”。以政府官员而且是市长的身份明确提出要抓“升学率”,这一与教育部精神和教育发展大方向明显不一致的举动,凸显了焦作教育深层次的矛盾正以越来越反常的状态表现出来。 这是否预示着焦作教育将迎来一个畸形发展的时代? 让应试教育来得更猛烈些吧!或许然后我们才能平心静气地考虑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为何要写十三中的那篇文章(十三中听课有感) 其实,写这篇文章时自己的心里很难受:由于应试教育的猖獗,几乎所有学校都有快慢班。快班的学生被老师揠苗助长灌呀灌,灌的晕头转向,完全不顾学生的身体健康,顾的只是学校和教师的升学率。可见,这种违背教育规律的应试教育做法根本就不是为孩子着想的!再看看分在慢班的大多数学生,由于心理受到歧视和打击,破罐子破摔,纪律涣散,整天吵吵闹闹根本上不成课的并不鲜见。但我们没有办法,这都是应试教育的祸害啊!应试教育年深日久,已经形成,并非短期所能解决。 升学率本身并没有错,但有素质教育的升学率和应试教育的升学率之分。我们要追求素质教育的高质量,反对以损害学生健康为代价的应试教育的升学率。素质教育尊重教育规律,走科研兴教之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轻松活泼学习,但难度大;而应试教育违背教育规律,加班加点,重点校、快慢班,负担重效率低,简单省事,难度小,好操作。所以并不是素质教育不要升学率,而是素质教育更能提高升学率,只是素质教育掏力多,“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好象补课越多越好,其实这是糊弄老百姓,真正的好老师应该学习魏书生那样,改革教法,轻松愉快,学生不用加班也能学习好;既教书又育人,让学生全面发展。 应试和应试教育是两回事儿。想想以前有应试但没有应试教育或应试教育不怎么严重的时候,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的学校还能比较认真地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课堂紧张学习、刻苦钻研,课下龙腾虎跃、歌声飞扬,张弛有道、和谐发展,毕业时则“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所有这些,都比较多的体现了素质教育,相信现在五六十岁的人都会对那时的教育留有美好的记忆。 可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教育原来好的传统被丢弃,应试教育日益猖獗,素质教育渐渐没落,才造成今日的难景。 可以说,现在国家开展素质教育,很大程度上就是对过去良好教育的回归,返朴归真。 那天看到十三中九年级四班学生的表现,的确很吃惊:一般这样的班级,都是让人头疼的,看到有人来听课,能安静几分钟就很不错了,不少乱班学生都是见过世面的,有没有生人来听课照样捣乱不误。 当然,也不排除如有的网友所言,是学生故意想在生人面前表现表现自己。要真是这样,这样的孩子也还是很可爱的:谁不想把自己的光辉一面展示给大家呢?成人尚且如此,何况孩子!而且老师还不在场,我又是没有预先通知的!看来的确是训练有素,不可能平时乱哄哄的,能即兴表演的那么成功! 我之所以决意写这篇文章,的确很感动:这样的孩子太可爱、太好了!虽然他们是普通班的学生,但他们并没有破罐子破摔,而且表现的这么好!我倒觉得,假如就是“作秀”,同样可爱,我们教师遇到这样的学生,不好好教他们,可真是良心有愧!他们真的使我好感动!这样的心情使我决心要把他们的表现写出来,好好表扬表扬他们! 在此,我要再一次向十三中九年级四班的同学们表示敬意和感谢!感谢你们给我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向你们学习!向你们致敬!你们不愧是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 新课改要求师生互相学习,“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看来真是必要和正确的。 十三中听课有感 9月13日下午第一节,在十三中九年级四班听课。 由于是下午第一节,就在预备时进了教室。到了教室后面,有一个学生马上说,“老师来听课了,快把桌下的凳子拉出来”。 于是,就有一位同学快步上去把桌下的两个凳子拉了出来,整齐地放在了教室的后面。因为课前桌凳都是摆放的比较整齐的,所有的凳子都放在桌子的下面。如果这时不把桌下的凳子拉出来,坐在那儿听课,会很不方便。 “抹布在哪?快把老师的桌子抹一抹”!只见那位同学又说。于是又有一位同学过来把桌子抹干净。 “现在,大家都不许乱说话,也可以爬在桌上休息,只能听到电扇转动的声音”。 “大家都把桌子对整齐。”这位同学边说,边来回巡视,督促大家进一步把桌子摆整齐,后来他自己又走到教室后边,把一个不太整齐的凳子靠墙放成了一条线。 看到这样的情况,不免心里大生疑惑:说是学生吧,看那说话的能力和威信,再看那约1米70的个头,看那成熟的样子,倒象个教师;说是教师吧,好象也有点......于是我就小声问了问傍边的一个同学:“他是学生还是老师?” “是我们班的纪律委员”。 啊,原来是这样! 快到上课时间了,只见那位纪律委员又大声说道,“学习委员,去请老师来上课吧!” “课代表已经去了。”学习委员起立答到。 ...... 看到这些,心里顿生颇多感慨: 呵!真没想到,真不简单! 竟然“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还未上课,学生干部就把班级管理的这么好! 这班学生的素质这么高! 这位纪律委员,将来参军当个连长、营长的看来是小菜一碟!将来走上社会,当个厂长、经理的也绝对不成问题! 作为教研员,听课近二十年了,像这班的学生这么成熟,这么有礼貌,这么有修养,的确少见!少见! 都说素质教育多难多难,其实并没有多难,难的是我们的观念陈旧,懒得下大气力和真功夫,懒得抓学生习惯的养成,而只会简单粗暴的灌输知识,不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像这班的学生,多元发展,个性张扬,将来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这有什么不好! 相反,如果只有文凭,没有实际工作能力和生活能力,那孩子一辈子也不会有幸福的。九年级四班,只是十三中的一个普通的班,各班都有自己的特色,孩子乐在其中,人尽其材,我们需要的就是这样的教育啊! 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点是,这次听课没有预先打招呼,而是随机进班听课。我平时喜欢听随堂课,不喜欢预先打招呼,我认为平平常常才是真,一打招呼,会影响老师的正常发挥和学生的正常学习,不利于掌握真实情况,不利于改进教学。当然,也有教师不喜欢这样的听课风格,认为是“突然袭击”,“给教师过不去”,甚至还有的上升到“对教师不够尊敬”的层面。其实,如果目的真的都是为了提高教学,那问题就没有那么复杂了! 退休记 退休,毕竟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一个重要驿站。 尽管不可避免,尽管是人生规律,似乎也算基本平稳,但仍略带几分尴尬和苍凉。 到退休年龄了,自己感到很奇怪:咋仍不见有人来通知退休?自己不辞而别?想想也不妥!看看有些人,不到退休年龄,早就放松工作或回家休息了。 自己是这样想的:几十年都过去了,那差这三月两月的,和领导要求提前休息,磨牙磕嘴的,照顾照顾,没啥意思。 可自己搞教学研究近二十年了,难道是领导启发,让自己觉悟?让自己提出,“我到年龄了,该退休了”?还是领导忙,没顾上这事?看来,很可能就是自己的启发式教学还没有研究好,自己的悟性太低了。有些同事见面也说,“你咋还不休息”?我说,“没人通知”。“那你走了他能咋你......” 终于有一天,管人事的同志通知让交照片办退休证,心里一惊,我才意识到这是否等于通知了?但人家仍坚持说,“我可没有这样通知你......”种种迹象表明,似乎该是退休的时候了。 8月31日,我于是就向领导提出退休这事,领导答应你可以不上班了,退休也好过一种另外的生活。话虽这么说,退休,毕竟不同于转正,还是感到有些悲凉。下午,到市教育局办完了自己应办的事。我的想法是不给后继同志留下尾巴,自己的事一定办的利利索索。 看到同志们忙忙碌碌的准备下学期的工作,自己真的有些难受:自己喜欢教学,喜欢教研,喜欢教科研,想到这些自己喜欢的事离自己越来越远了,心里自然不是滋味,自己好象也不想想这些事了,因为这里的教学和自己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 世态炎凉,放平心态,自我调适,尽量作到平稳过度。 9月1日,秋季开学第一天,我正好第一天不再上班,清早在打太极拳时不知为何,第一节中间的一个动作突然忘记了。还好,回忆起来了,其它动作还没有忘记。 盘点退休:一堆荣誉证书,几捆文稿,几百本书籍。 看着那些金光灿灿的证书,明明知道,这些对自己已无意义,仍舍不得扔掉,带回家?让孩子看?还是......说不清,反正还是先捆好带回去吧。对于文稿。看看这,论文手稿,增删勾划,回想当初思维磨砺的日子,回想论文发表时的甜蜜,舍不得扔掉;看看那,文件草稿,领导审改,几易其稿,回想由动议到正文的出炉,回想理念化为行动的喜悦,舍不得扔掉;看看这,随笔手稿,回想于世间百态的思索体悟,回想心灵休憩舒缓的涟漪,舍不得扔掉......也许,最好的办法就是捆起来,保存起来,让自然来慢慢磨去记忆的痕迹。书籍,自己喜欢看书,亦多广泛,当然以教育类居多,又以理论书籍为众。内中有多边研读的,亦有粗粗浏览的。 退休了,体力还行。还得找点事干干。到建筑工地搬砖撩瓦,可以。干点教育的事?也行,毕竟自己打拼了几十年了,丢掉挺可惜的。 看看吧。 评《教育,想说爱你不容易》 近几日,“太行红枫”简称“枫”的长文《教育,想说爱你不容易》,对市教育局进行批评。平心而论,枫作为焦作市教育上的一位老人,有一定的教育教学与管理能力,对教育局的批评有正确的地方,尤其是关心教育之心,不论其观点对错,令人感动。但感动之余,我们认为枫的多数观点并不正确。 一是对市教育局摇号招生、均衡编班的非议,明显谬误 分校,重点学校,可以面向更广范围内招收新生,所以真正优秀的学生是可以获得优质教育的,即“因材施教”,并不是枫耸人听闻的所谓“平均教育”“人才削平”。 枫文认为教育局过问学校“如何分班、如何安排班主任、如何安排任课教师等”,是“越位”、是“过多地干预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恰恰相反,这不是越位,而是“正位”:均衡编班,取消重点班,均衡师资,这都是落实《义务教育法》、均衡教育的重大措施,是教育局的份内之责,非此,则行政不做为。 但分校,重点学校,也带来严重问题:打着公办民助或民办公助的旗号,抽调所辖范围内的优秀教师、学生,收高费,以追求升学率为鹄的,完全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政府的形象工程。今年中招各分校“大获丰收”,一中上线的多达几十个,而广大的总校和农村学校则只有可怜的几个甚至“光头”。分校,挖义务教育的墙角,挤垮了广大的公办学校,严重违背了“三个代表”,成为素质教育的一大祸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 显然,办分校就是办“重点学校”,公然挑战“均衡发展”,利用国家教育资源收高费,明目张胆地“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就是违法。 分校到底代表了谁的利益,是代表了一少部分人的利益还是“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这个不用头去向,用脚指头也能想明白的道理,难道枫你也是教育上的老人了,难道就真的是铁石心肠,还是糊涂了,对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感情哪去了? 为解决和缓解分校的弊端,教育局要求分校拿出部分名额摇号招生,从而使即使最贫穷学生,成绩差的也有机会上比较好的学校,这明显是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获得广大群众的赞同。 枫一提起外地,总是说人家“也办重点学校了”,“也办重点班了”,“也补课了”等等,哪为什么不能学习人家先进的经验,偏要学习人家的落后经验? 均衡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必然要求,学习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多元智能,多元发展,张扬个性,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造就多方面的人才。可见,均衡教育并非平均教育,枫举例子:“有一把椅子,坐上去总摇晃。木匠就拿把锯子把着地的三条腿均锯掉了一截。后来发现还不稳,再锯;还不稳,再锯……,最终这把椅子变成了一块没有腿的木板。平了吗?没有,原来是地面不平”,把基础教育、均衡教育误认为为平均教育,荒唐! 更有甚者,枫信口开河,胡言乱语: “市教育局为均衡教育资源……在今年的招生中必须均衡师资力量,不允许出现任何形式的重点班……但是,取消重点班就杜绝了教育歧视了吗?普通班里学生的成绩难道就一样高吗?分数高的学生难道就不“歧视”分数低的同学了吗?我道认为优差生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 “歧视”会更严重。实际上,我们每一个老师都知道,遇到好学生,谁都能够教育好,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关键不在硬件上(教学楼、教学设备),不在师资上,而在生源上。简单地取消重点班,既违背了因材施教原则,更难保证教育的公平”。 “不允许出现任何形式的重点班”!教育局的措施无疑是正确的,但玩“猫和老鼠的把戏”,真正实现枫所谓“不允许出现任何形式的重点班”,我们还要做艰苦细致长期的工作。 “取消重点班就杜绝了教育歧视了吗”?那不取消重点班,继续加大两极分化,继续应试教育,反而就没有了“教育歧视”?奇谈怪论!“普通班里学生的成绩难道就一样高吗”?这是什么意思?真是返老还童,提些小儿科不是问题的问题!“分数高的学生难道就不‘歧视’分数低的同学了吗”?更是荒唐!难道分数高的学生就一定要歧视分数低的同学?为什么就不能有同学们之间的互相帮助呢?我们的德育工作成绩都到了哪里去了呢?“简单地取消重点班,既违背了因材施教原则,更难保证教育的公平”。取消重点班,不是落实均衡教育,不是为了“教育的公平”,那是为了什么?至于重点班和因材施教的关系,重点班属于办学形式,属于教育政策范畴,而因材施教属于教学原则,属于教学法范畴,二者不是一类概念,不具有可比性,重点班可以因材施教,也可以不因材施教,正像两只鸡和三块砖没有因果关系、不具有可比性一样。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十七条 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二)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 学校重点班,不但和因材施教扯不到一块儿,而是根本违法,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令人大为疑惑不解的是,都啥年代了,枫的眼里依然只有重点学校、重点班、高考状元等应试教育的货色,对国家的教育政策完全惘然不知,依然用老黄历看待新事物,必然要错误。 二、关于名校和重点学校 枫文:“我们的创省级示范学校,原本想让它起到带头作用,没想到竟然是这个样子。”在中招市场上,我们一位教育部门的领导如是说。 这位领导的潜台词实际上就是:我市的省级示范学校不该有。或者是:我市省级示范学校招生方式有错误。 这位领导说的非常好,对示范学校的反思,潜台词也是非常正确的。 名校和重点学校并不是一个概念。 名校,并非官封,亦非金钱垒出,而一定是自创的,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有创新,有特色,有显著的成就。 如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创办的学校,我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办的学校,江苏洋思蔡林森校长的学校,山东杜朗口中学崔其升、河北衡水李金池校长的学校等。 而重点学校,则是一定历史阶段,由于国力所限,需要集中力量办一些比较好的学校,即所谓重点学校,示范学校等。但随着国家综合经济势力的增长,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对优秀教育资源需求的旺盛,重点学校的弊端日益显现,重点学校、示范性学校越来越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要求均衡教育成为群众需求的热点和焦点。枫把名校和重点学校混为一谈,依然固守重点学校、示范学校的明日黄花,不合时宜。 三、所谓的“教育主管部门职能错位” 枫一方面认为教育局“不到位现象主要主要表现在《教育法》的执行和落实上”,一方面又对教育局落实均衡招生的摇号政策大加鞭挞,前后矛盾。 “尤其是在摇号招生以前的分校,基本能做到因材施教,为我市乃至我省都培养了大量的优秀学生,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焦作教育的发展。缺乏竞争的平均主义,更不利于教育的发展,假如我们完全取消了分校,就一定能恢复到以前的教育格局吗?” 均衡教育,分校之前的焦作教育,枫认为那时的“格局”比较好,这倒是不错;现在的问题是,教育局只是在均衡教育上开始了工作,还远远不够,还需要以后继续努力。 要说“教育主管部门职能错位”或不到位,倒是有的,不知是枫的遗忘和有意回避:河南省禁止“举办重点班”、禁止“上早晚自习”等《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行为十不准》十条禁令出,焦作市教育局并和学校签定有落实义务阶段规范办学行为责任书,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但不知为何,今年暑假突然补课蜂起,应试教育严重反弹,当然,教育局假期后半段是采取了一些制止措施,虽然晚了一些。要说不到位,放假前就该打预防针的,这么明显的不到位,枫怎么就看不到呢? 四、关于学生外流 枫文:“人们追求高质量的教育本身就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鞭策也是支持,如果我们没有一流的教育,生源外流就成为必然,我们已经失去了高中教育的优势,请再谨慎一些,把初中留住吧,焦作教育经不起乱折腾了”! 对生源流动要做理性分析,不要形而上学的简单化、想当然的思维方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层次提高,学生流动,有一定的必然性和规律性。优生流动,县城的到省城,省城的到上海,上海的到国外,反映了一定阶层对教育的需求,和均衡编班没啥必然关系,不均衡编班就不流动了?再则,什么叫“一流的教育”?焦作何时才能有一流的教育?一流是个相对概念,是焦作一流,还是省一流、国家一流、世界一流?这样笼统的以具备“一流的教育”为前提来制止生源外流,“玄学、空学”,有何意义?笔者的家乡豫北农村有家长直接将孩子送到澳大利亚读书,这又怎么说? 那解决“生源外流”是否就无能为力?当然不是。我们教育的良性循环出路在哪里?出路不在虚幻不切实际的“一流教育”,而在大智若愚,在我们现在就要老老实实落实素质教育,落实国家的均衡教育,落实义务教育法,使孩子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可持续发展,孩子将来不管做工务农,社会百业,都能一生幸福美满,因为我们最广大群众都是普通人,都是要过普通生活的,这才是最现实的,能成龙成凤的希望太渺茫了。那素质教育是否会影响升学率?是否会影响高级人才的培养? 李岚清副总理有言:“我认为实施素质教育跟升学并不矛盾,学生全面素质好而分数差,这是很少有的,全面素质好就包括学生成绩好,而且往往是这样的”。 周所长退休有感 退休,乃自然规律,任何人难以抗拒。有所区别的只是有的比较辉煌,有比较平庸罢了。 8月19日下午在新教育专家常丽华报告结束后,焦作市教科所周秀龙所长作了即席退休告别讲话,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周所长满怀感情的说道:“听了常丽华的新教育报告,真感到自己是白活了”。“我对教育的前景并不看好”。“夜里不能坐到12点的不能参加新教育实验”。 关于“白活”。周所长说的话真是感人:常丽华的确在新教育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是落实新课改的一名旗手和尖兵,令人景仰和佩服,常丽华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她走的路,就是我们广大的中小学教师应走和能走的路。周秀龙所长同样为教育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周所长主政教科所以来,开拓进取,积极创新,务实勤奋,培植活力,大力推行科研兴课,大力推行教育日记,大力聘请外地著名教育专家、名人来焦作讲学和作课,所有这些活动,都对提升焦作市教师的素质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作为教作市教科研的负责人和领头人,周所长著述立说甚丰,并积极鼓励带动一批教科研团队。所以,周所长说听了常丽华报告说自己是“白活”,显然是自己的谦虚和好学,非真正热爱教科研的人是绝不会说出这样的话的!周所长说这样的话,绝对是真话、实话,而非假话、秀话!想想平常的某些人,专打自己的小算盘,把自己包装的的严严实实,巧言令色,言不由衷,逢场作戏,真是可悲。周所长对焦作市的教科研作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仍称自己白活,真令我们这些芸芸众生汗颜! “我对教育的前景并不看好”。的确如此!时下,新课改正处在艰难的攻坚阶段,应试教育依然猖狂强大,素质教育依然举步维艰。“读书升学工作实惠,那管国家兴旺衰微”。就焦作来说,何尝不是如此!重点学校、快慢班、加班加点这些应试教育的花招依然受到热捧,趋之若骛;而以培植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为主要和鲜明特色的新课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学生终身幸福的素质教育,以落实素质教育的均衡教育,以复兴中华民族大业的义务教育法的贯彻落实等,则少有人热心,阻力重重,难成气候。像周所长这样忧国忧民的教育人中国是太需要了!“国家兴旺,我之责任”,台湾教育人尚有这样的胸怀,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和深思!其实,说“素质教育不要考试”,是一些别有用心人的蛊惑人心的宣传,事实是素质高的更会考试。“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应试教育简单,加班加点,题海战术,考海战术,只要高分,那管学生的死活和健康;而素质教育费力,要求教法改革,要求提高效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幸福,当然这比应试教育要难的多。说一千道一万,偷奸耍滑,糊弄百姓,这其实是一些学校蒙骗社会,不愿实施素质教育的真正原因,根本不是他们就不懂,或他们就不知道素质教育比应试教育好! “夜里不能坐到12点的不能参加新教育实验”。周所长并非说不坐到夜里12点的就一定不能做教科研,但不能熬夜,不能吃苦,是一定作不成教科研的,这点是千真万确的。教科研人就要多吃苦,多读书,多思考,多研究,多写作,多实践,一天都是24小时,这些时间从何来?麻将摊、扑克桌能出教育家? 言及至此,是否有人会说“既然我市的教科研抓的也不错,为何我市的教育质量不是太高”?的确,是有这方面的议论,这个问题确实是个有质量、值得深思的问题。我市的教科研抓的是不错,问题是理论再好,落实的怎么样?为什么没有得到很好落实?为什么外地的先进经验难以在我市生根开花?而且,决定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还很多,教科研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教科研应当承担她应当承担的责任,而不是所有责任。 周所长退休了,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科研兴教”,“真刀真枪”,“问题课题化”等,周所长倡导和坚持的教科研事业和精神必将发扬光大,必将继续对焦作市的教育发挥积极的影响。 新教育的旗手——常丽华 8月19日,山东金钟小学的常丽华老师在焦作讲学,详细介绍了新教育实验毛虫与蝴蝶项目营造书香校园的实施过程,我们获益非浅。常老师并现场和教师互动,回答了教师的问题。 感谢常老师的精彩报告!近一天的报告,常老师始终娓娓而谈,始终是甜美清晰的嗓音,始终是自信幸福的笑容,整个会场鸦雀无声,大家都在静静地听着、听着。 眼前的常老师不是一个小学教师,分明是一位诗人,一位声情并茂的诗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一位颇有演讲才能的诗人,一位颇有朗诵才能的诗人,一位颇有主持人气质的诗人,一位颇有中音浑厚魅力独特韵致感人的诗人;整个报告会,就是一场诗歌朗诵会,一场童话梦幻仙境世界的打造和展示,一场绝美的享受;常老师和学生生活在诗的海洋里,师生过的是一种幸福的生活。 需要指出的是,常老师的报告及影象资料极为丰富和精彩,由于笔者对小学教育不大熟悉,以下笔记所述,挂一漏万,但所述尽量忠实原貌,未敢僭越,有的也不太连贯,很对不起常老师了,请常老师及读者谅解和指正。 毛虫与蝴蝶:晨颂 午读 暮省 —————一种回归朴素的生活方式。 现在,电视文化,网络文化,应试教育占据了孩子童年生活的核心,我们要开展一种亲子生活。 晨颂:与黎明共舞 凭借影象资料,常老师当场朗诵自己创作送给班上学生边焕之的生日诗,画面显示其它学生朗诵自己创作送给边焕之的诗,如此全体学生一边一边地朗诵这些诗给边焕之听。 为鼓励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常老师说“每天走完一英里,你将走完全世界”。 午读:泛指概念,并非指一定是午后的读。 书香校园要解决读什么书。 一、 什么书? 二、 有营养的一定好么? 三、 好吃的一定健康么? 1、 适合书的寻找。极地快车。 2、 共读共写共同生活。 3、 童年是一段由浪漫到精确、由粉红到天蓝的彩色天梯。小飞侠彼得潘。三年级浪漫到四年级精确。 1、 什么书需要? 2、 如何唤醒家长? 3、 如何让故事穿越我们的生命? 低段图画书,爸爸妈妈给孩子读的书。 风到哪里去了? 万物生生不息。 家长会,谈我的打算,我要尽量不断告诉家长,先做读书人,再谈教育,这才是为人父母应该追求的境界。 暮省与仪式。 暮省,写日记,日记是过滤器。 报告中,常老师还谈到了一件这样的事:一位私人企业老总高薪聘她,但她感到私人学校的环境不适宜新教育的理念,师生过的不是一种幸福的生活,就毅然决然的又回到了原来的学校。 常老师的报告有这么几点体会: 一是常老师的确是一位诗话、童话儿童教育的专家。常老师和学生、家长一起读童话,写童话,和学生生活在美妙的童话世界里,过的是一种幸福的生活,这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完全是适宜的。 二是常老师对生活中教育资源的深度挖掘。新课改要求教师做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的确,这对教师的要求是高,但常老师却做到了,而且做的很好。比如,生日给学生送祝词,是一种教育资源的开发,但常老师却开发的更有深度:研究表明,人最关注和重视自己的名字,看看常老师,不但自己,而且让同学一边、两边、三边……多边的呼唤着过生日学生的名字,有针对性的、反复多边的朗诵着体现该生优势及特点、祝福赞美的诗歌,我们想一想会产生什么效果?如此,铁石心肠的人也会情不自禁的感化动容的,何况柔软易变天真烂漫可塑性极强的孩子!这,对孩子心灵的的抚育,对孩子意志的培养,对孩子知识的建构,将产生多么大的作用!新课改要求的三维目标: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一般人都认为很有些虚无缥缈难以实现的,常老师不是极为精彩的达到了么?难道这不更是对惯常空洞乏味德育说教的有力超越? 三是常老师对家长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先做读书人,再谈教育,这才是为人父母应该追求的境界”,常老师又是这方面的专家。常老师能把家长动员起来开展亲子行动,和孩子一同读书,共享生活,共同过一种幸福的生活,有效的实现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合教育,成就了完美的合力教育,真是不简单!岂止教育学生,而且读书又深入影响到家长和社会,这就又具有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了。 四是常老师对事业的追求和热爱,极为执著忘我,堪称典范。这是我们践行新教育和成就一切教育工作的关键。 五是榜样的意义。常老师成功实践的意义更在于通过毛虫与蝴蝶项目达到了营造书香校园、过一种幸福的生活的目的。这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六、关于学生生活在童话世界里的思考。在互动时,有人认为让学生一直生活在童话的世界里对学生的成长不利。于此,笔者认为,常老师提出“三年级浪漫,四年级精确”的观点表明,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随着孩子身心的发育成长,童话已经成为孩子健康身心的一部分,思维开阔,想象力、创新能力增强,更利于孩子从童话走向现实,不必有太多的担忧。当然,随着孩子年龄的成长,让孩子多聆听窗外的声音,走进社区和社会,是会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 七、我们的希望。我们希望常老师更进一步介绍自己成功的经验。学习先进经验,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看看挺好,就是我们不好学,或学不来,这是为什么?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重要的一条笔者认为是只看到了先进光辉灿烂的一面,而对先进典型如何克服困难的经验学习不够。就常老师来说,也谈到学校要分班,要考试,朱永新老师也反对办分校等这些应试教育的问题,这说明山东和河南应试教育的大环境是相似的,面对应试教育的大环境,“蚍蜉撼树”,我们无能为力,但我们感兴趣的是:同样都面临着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压力,常老师一定克服了很多困难,常老师一定有这方面宝贵的经验,我们很想知道常老师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以便我们借鉴。因为,我们在座的不少人热血澎湃,很想参加新教育实验,但回去后面临应试教育的压力,比如校长不支持、家长不理解、课时紧张等,结果很可能是会场激动,会后冷清。所以我们很希望常老师谈一谈这方面的经验。当时笔者曾提出这样的问题,常老师说是我不感到困难,当然这是常老师事业心和意志力的表现,但我们感到常老师还可以再展开和具体点,就这方面的经验和体会多介绍一下,这对新教育实验的推广更为有益。 中国当代教育的陶行知----朱永新 8月18日,中国当代教育的陶行知----朱永新,在焦作市做新教育实验报告,笔者有幸聆听,真是大开眼界,醍醐灌顶,获益非浅。 笔者之所以把朱永新称为当代教育的陶行知,是感到朱永新和当年的陶行知有很多类似之处:他们都关注我国的基础教育,都是进行创新实验的教育实践家,都具有民间性和草根性。 关于新教育实验,原来听说过,但毕竟雾里看花,蒙蒙笼笼,其中众多疑惑,听朱永新这场报告,终于明白了新教育实验是怎么一回事。 朱教授的报告,居高临下,眼界开阔,以下是朱教授报告的一些情况。需要说明的是,以下文字仅限自己的笔记和理解,不当之处,还望诸位贤达指正。 长期来,教师比喻为春蚕、蜡烛,成就别人牺牲和毁灭了自己,新教育认为,教师不能这样。 开宗明义,朱教授阐明新教育的宗旨和内涵:一个以教师的发展为起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现在我们的儿童沉迷于网络电视,成为只会看,不会想和不会写的人。现在的教育,剑走偏锋,学校成了货币和分数的交易市场。我们新教育实验,就是要通过营造书香校园等教育活动,使教师和学生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2000年我发表了《我的教育理想》这本书,详细阐述了这一思想。有人问我,为什么要进行新教育实验?我认为,现在写书的人多,看书的人少,用的更少,作学问,关键在用,新教育就是落实在用上。现在教科研成为吃饭科研:开题吃饭,研讨吃饭,鉴定吃饭。有人认为,现在应试体制残酷的现实下,进行教育实验是带着镣铐跳舞,我认为,带着镣铐跳舞比不跳舞要好,还可能把镣铐挣脱。我们的实验就是要改革教师、学生、学校的教科研,撼动教育,打造新教育共同体,关注普通教师的成长。 新教育实验的大致历程:实验学校的选择,不能是优秀学校,因为优秀学校将来的成绩没有说服力;但也不能是差学校,因为一般的差学校领导上进心不强,宜选新学校,因为新学校一般上进心都强。 2001年--2002年实验起步,2002年开办成功保险公司,每天写教育随笔1000字,坚持下去,保你成功。2003年召开首届新教育全国研讨会,我们称首届“丐帮大会”,以后每年一次,今年在山西运城。 新教育实验2006年--2010年计划: (一)过一种幸福的生活 (二)理论建设 发展论:为了一切人。 为了人的一切 。 行动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只有坚持,才有奇迹。 状态论:状态大于方法,方法大于苦干。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 潜力论:无限相信师生的潜力。 个性论: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 帮助他成为他自己。 特色即最好的。 崇高论:让个性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 和谐论: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实现个体发展和社会要求的和谐统一。 我经常杞人忧天:人类愈来愈愚蠢了,破坏了空气、土地、河流、森林。近百年来战争死亡人数超过以往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坏人是谁培养出来的? 新教育六大行动: 一、营造书香校园 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以色列600万人,全世界3000万犹太人,但却出了所在领域的顶尖人物: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以色列平均每人每年要读65本书,而我国有一半的识字人不读书,其中18--22岁的又占几乎一半。竞争靠精神,精神靠读书。读书是消灭无知和贫穷的武器。论语、老子、庄子。中华经典诵读,儿童阶梯性阅读研究,教师专业阅读研究、阅读节与书香社会,营造书香校园。阅读让城市更美丽。我提议成立读书节,为此还和余秋雨先生有过一场论争。 毛虫与蝴蝶项目:通过晨颂、午读、暮省,让学生读书,营造书香校园。 二、师生共同写随笔 日记、故事、案例分析,记录、反思。多数是坚持不了的。只有做的精彩,活的精彩,才能写的精彩。 三、聆听窗外声音 学校报告会,社区活动,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在学校建立社区名人工作室。 四、培养卓越口才 人际沟通,表达能力,美国作为基础教育目标。进行思想研究,说的才精彩。让孩子思考、说话。 五、构筑理想课堂 原生态课堂,开展个性课堂教学研究,课堂多元理解研究,有效课堂研究。 六、建设数码社区 网络资源交流。 新教育实验的特色及注意事项: 1、民间性、整体性、实践性、专业性、发展性、公益性。 2、小切口进入,大背景理解。 3、重视共同体的力量。 4、重视记录和反思。 5、防止死搬硬套、贪大求全、期望过高。 新教育要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 创建本土新教育学派。 形成理论体系。 通观朱教授关于新教育的报告,激动人心,有如下体会: 一是新教育和新课改旨归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都关注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都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新课改倡导师生终身学习,倡导“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观,新教育倡导“构筑理想课堂”,让“教师和学生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二是新教育和新课改也有不同的特点和特色。新教育从下到上,民间性、草根性、自发性、实践性、生动性是其主要特色,而新课改则体现国家意志,具有宏观计划性、注重理论的建设和指导,从上到下,整体性,行政性,强力性。所以新教育和新课改正像从两头向中间打隧道一样,方向不一样,目的却是一致的。新教育注重实践,是新课改的先行者和探路兵,是落实新课改的一个重要一翼和方面军,功不可没。新课改理论的强势厚实和新教育实践的丰富鲜活,二者有很强的互补性。 三要正确认识新课改和新教育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目前新课改和新教育都面临一些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不奇怪,都是正常的。反而,若新课改和新教育一马平川,凯歌高奏,这倒反常和不正常了。改革不能脱离我国的国情。我国封建社会几千年,应试教育绵延千余年,应试教育,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意识根深蒂固,已成为一种文化。所以,这就决定了我们的任何教育改革都不会是轻而易举和一蹴而就的,而一定是艰难曲折和长期的。但新生战胜腐朽又是必然的规律,决定的是我们要坚持下去,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前进,不断的成功,直至最后一定的胜利。 四、朱永新教授的特色。朱教授不同于一般的学者、教授,不是“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朱教授不但是教授,博士生导师,还是苏州市副市长,全国政协常委,这样身份的政府官员注重教育,而且还亲自主持课题研究和实践,很是难得,也很能起到其他人所难以起到的独特的作用。朱教授对教育的理解,就更丰富、更深刻、更立体、更权威、更独到、更具代表性,新教育实验的前景也更广阔。 五、新教育六大行动和和新课改的具体比较。营造书香校园(知识建构的情景性),师生共同写随笔(交往互动,共同发展),聆听窗外声音(走进社区),培养卓越口才(个性张扬),构筑理想课堂(特色、多元、自我建构),建设数码社区(网络支持)等六大行动,倡导情景育人、社区育人、网络育人,解放学生,注重学生知识的自我建构、自我能力的发展和个性张扬,这其实和新课改理论基础建构主义所倡导的“知识不是被动吸收的,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知识观和教学观一脉相承,和新课改综合实践活动倡导的走进社区和社会服务一脉相承,就是其的具体落实和体现。 六、新教育对新课改的超越。新教育和新课改都强调教育共同体的建立和建设,但客观来说,新课改这方面建树不大,多数还停留在学校教研组活动的层面,形式化;而新教育实验教育共同体的建设卓有成效,项目组,团队建设,多已聚集了一批有志于教育改革的志同道合者,比如贵州行项目组、毛虫与蝴蝶项目组等,这点很了不起。 总之,朱永新教授的报告使我们明白了新教育理念及看到了许多新教育的成功事例,我们更进一步增强了新课改成功的信心。新教育将给新课改提供更多的参照和注入强大的动力,我们将积极参加新教育实验,我国的新课改定将取得最终的胜利和成功。 《爱弥儿》读后记 暑假名存实亡,以前还让休息个10天和半月的,今年连这点也没有了。干也没干成个什么,休息也没休息成啥样。假期,反正就这么拖拖拉拉、糊里糊涂、窝窝囔囔的被打发了,真是可惜。 真是的:张驰有道,乃社会前进和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难道当官的连这点也不懂?这样教师受苦不说,学生受害可就大了:教师反映说,假期补课、上新课,开学后学生上新课就没兴趣、没劲了。真是疲劳战术、拔苗助长、欲速不达。 不过,收获还是有的,虽然没放假,毕竟没有正式上班那么紧张,抽时间完成了夙愿,读了一边《爱弥儿》,尽管是粗粗的浏览了一边。 《爱弥儿》,赞叹、赞叹!鸿片巨制,的确令人赞叹! 《爱弥儿》,18世纪法国教育家、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卢梭著,假借对虚构人物爱弥儿从出生到长大的跟踪培养,详细叙述了其自然主义的教育观,读起来真让人荡气回肠,叹为观止! 自然主义教育观,即主张按照儿童自然成长的规律来培养孩子,一切顺其自然,张扬个性,以使孩子健康成长。卢梭主张自然主义的教育观,明显反对英国洛克的绅士教育观。法国,崇尚自由、民主、创新、浪漫,似乎明显可以看出受卢梭自然教育观的影响;而英国人处处中轨中矩的绅士风度,又似乎明显可以看出洛克绅士教育观的影子。当然,作为教育家,卢梭对洛克的扬弃和超越,以及以后赫尔巴特对卢梭的继承和发展,这都是正常的现象,他们各具千秋,都对世界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都是伟人。 我认为卢梭对儿童教育最感人和成功之处在于对儿童10岁—15岁之间和20左右即将谈婚论嫁时期的教育。 10岁—15岁时期,爱弥儿有一次特别的调皮任性,要出外旅行,卢梭就表面上任其按自己的方式行动,卢梭知道其结果必然要碰壁和失败,为了不致孩子有什么危险,卢梭又暗地派人跟踪保护,直至孩子在碰了壁后自我醒悟,完成了自我教育,这即典型的自然教育法。 当爱弥儿到20岁谈婚论嫁时,卢梭对其和苏菲之间恋爱的描写,极为细腻传神,那些细微美妙的描写,可使任何言情小说家汗颜和相形见绌、望尘莫及。当然,卢梭不是言情小说家,主要是要阐述其自然教育观。当爱弥儿和苏菲双双坠入爱河,看官都认为水到渠成,他们就要结婚时,卢梭却来了个急刹车:让爱弥儿到乡下锻炼,学习木工技能,以得到作丈夫的能力。之所以不在城里,因为卢梭认为乡下自然,没有城里那么多的污泥泏水,乡下的环境自然清新。 很是遗憾,由于自己才疏学浅,对卢梭大量关于哲学的论述、尤其是对宗教的论述,多半半懂不懂,更多的是根本不懂,只是走马观花的浏览了一下。 但就哲学来说,卢梭主张不要施恩图报,令人耳目一新,令人景仰。 以前断断续续的读《爱弥儿》,主要是开始和结尾部分,写过两篇感想,《有感卢梭关于爱情的研究》和《惊叹教育经典——“爱弥儿”》。 因为是网上阅读,荧光刺激,时间久了,眼干涩酸疼,以至流泪,但自己还是坚持,因为那种兴趣实在太大,难以自己。 不管怎么说,尽管是粗粗的阅读,总算是对《爱弥儿》有了一个全貌和梗概的了解,这也很心满意足了。 因为,这毕竟是和哲人和伟人的一次对话,心灵得到了一次沐浴和涤荡,收获了澄明和敞亮,超越和升华。 读阿丙杂文有感 读阿丙杂文,感慨颇多。 一是阿丙的勇气。杂文,作为一种独特的文体,有投枪、匕首、针砭时弊的作用,有一定风险,需要一定勇气。阿丙杂文尖锐泼辣,酣畅淋漓,精品迭出,难得。 二是阿丙的正气。阿丙长期为官,尚兼攻杂文,令人敬佩。一般官者,不乏道貌岸然、面目可憎、无不把自己打磨的四面光滑,明哲保身,城府高深,俯视群氓,官腔假话,糊弄百姓之辈。总之,要想听到当官的一句实话,似乎的确不易。杂文要说实话,拿世风开涮,这作为当官的来说,的确颇为不易,但阿丙作到了。 三是大气。这和阿丙长期从事文秘和领导工作有关。阿丙长期从事文秘和领导工作,其文和一般的杂文相比,政策分析,数字统计,恢弘大气,高屋建瓴,甚至可从中体味改革开放的历程和脉络,具有史实性。 四是文采。阿丙杂文,叙事生动,神采飞扬,剖解说理,一针见血,引经据典,功底厚实,可读性强。 五是品位。时下世风纷杂,污染严重,读阿丙杂文,无疑一味清凉剂。 六是豪爽。阿丙孟州河阳人,豪爽大方,文如其人。阿公杂文,总有一股虎虎生威之势,似武二郎舞动梢棒,一路打将过来。 七是趣味性。阿丙杂文,内容广泛,天文地理,国际国内,家庭妯娌,婴儿尿布,尽能入文,亦庄亦谐,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八是题材广泛。广义杂文,随笔、政论、散文,阿丙都能运用自如。 希望,阿丙不断推出新作。期待,阿丙更多的新作问世。 幸福的满足 前天到市内出差,公共汽车上遇一老者:有五十多岁的样子,古铜色面庞,喜形于色;看到有人下车,本来他是靠近那个座位的,却非要将座位让给我,看来自己也必定是要长他一些了,感谢这位忠厚的老者! 和这位老者言谈中得知:家住博爱,是来送儿子到辉县上学的。孩子博爱二中毕业,是今年高考考上的。我就是辉县人,辉县就有一个百泉农业专科学校,现在改为新乡农学院的。他说,孩子喜欢上这个学校。我说,不错,这几年农业院校的毕业生可受欢迎了。他说,还没有到开学的时间,孩子要到辉县他姑那儿玩几天,再到学校去。看来,那老者是很高兴的,满足的面庞上洋溢着幸福的容光。 也是的!工农商学兵,各行各业都是社会的一部分,都是社会的需要,没有不重要的工作,只有作不好工作的人。袁隆平怎么样?干农业的就没有前途?即使干不成惊天动地的大事,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充实一生,快乐一生,这有什么不好?要知道和承认,我们大多数的人,都是平凡的人,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却是非常重要的,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要素。 放着眼前现实的幸福视而不见,为什么非得让近乎海市蜃楼的虚无缥缈的形而上学的“北大、清华”情结和迷梦把我们框死呢? 祝福您!这位可敬的老者!幸福一路陪伴您! 分享: 喜欢 阅读┊ 评论 ┊ 收藏 ┊转载 ┊ 喜欢▼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校本教研(一) 后一篇:第四届教育家大会 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 | [发评论]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发评论 | 登录名: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记住登录状态昵 称: 分享到微博 评论并转载此博文验证码: 请点击后输入验证码 收听验证码 匿名评论 发评论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前一篇校本教研(一) 后一篇 >第四届教育家大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不良信息反馈 电话:4006900000 提示音后按1键(按当地市话标准计费)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copy; 1996 - 201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